那我們就來一條一條看
2017/01/05:Canon EOS M5:
「但如果我們撇開DSLR市場,轉到Mirrorless系統來看,單就Live View對焦的「快」這件事情來說,不論是Olympus、Panasonic、Sony等廠商的對焦速度都已經能比Canon強上不少,畢竟他們進入無反光鏡市場的時間早很多。EOS M一代是2012年的產品,但Panasonic的DMC-G1是2008年、Olympus E-P1是2009年,Sony的NEX系列則是2010年。所以你要嘲笑Dual Pxiel AF速度不夠快?我倒覺得還算合理,只是Canon還在努力追趕而已。」
=> Canon新一代的無反對焦比別家幾年前的機種慢, 不是canon不努力喔~~只是進入無法的時間晚, 所以是合理的
2016/06/10:Canon G7X MarkII
「Canon投入1吋隨身機市場距今約一年半的時間,而G7X便是讓1吋隨身機市場當時雙分天下的關鍵,因為G7X與當時的對手RX100M3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的螢幕支援觸控功能、等效望遠端也多了30mm,另外就是定價相差了近5K,以致於許多消費者會選擇俗又大碗的G7X,雖然在膚色及自動白平衡的表現一直是Canon的強項,不過在影像的銳利度與影片的精細度上還是Sony略勝一籌,就算RX100 IV在去年推出後,G7X與RX100M3至今還是有不少的擁護者,畢竟價格跟規格都是一時之選。」
=> Canon膚色無敵好棒棒, 俗又大碗
2016/6/7:Sony RX10II
「放眼機壇RX10M3的同級對手就屬Canon Powershot G3X,雖然G3X推出已一年的時間,但感光元件片幅同屬「1吋」,且等效焦距同樣是24-600mm但G3X最大光圈只有f/2.8-5.6,望遠端整整輸了一級,而一級光圈的差距對這級距的類單眼來說要說沒影響是騙人的,因為一級光圈的亮度就等同需要放慢一級快門速度、或是提高一級ISO來彌補;因此未來若有機會的話也會將RX10M3與G3X來場捉對廝殺,如果對這篇PK有興趣的話也歡迎在本篇留言加持。」
=> 望遠端整整輸了一級光圈 但不見得不如RX100M3喔 誰優誰劣仍屬未知~
2016/05/13:Canon 1DX MarkII
「EOS-1D X Mark II搭載全新的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有效畫素來到2020萬(前代是1810萬),影像處理引擎也改用雙DIGIC 6+,其實看到Sony推出全片幅的背照式感光元件後,小編都一直在期待Canon也能迎頭趕上,但Canon的企業風格一直都很保守,如果傳統CMOS的表現就可以滿足用戶的話,不可能推出成本較高的全片幅背照式感光元件,除非自己的影像龍頭地位不保,否則Canon是不會輕易出手的。」
「EOS-1D X Mark II的感光度相較於前代機只多一級,最終來到ISO 409600且畫素提升了210萬,從硬體規格面來看,畫素提升對雜訊抑制與連拍速度就是個考驗,只要表現沒有退步反而就是一種進步,畢竟傳統CMOS還是有它的物理極限在,否則Sony不會選擇開發成本較高的FF背照式感光元件。」
=> 不是Canon擠牙膏喔~~因為他是龍頭所以不會輕易出手, 只要表現沒有退步反而就是一種進步。
自動腦補成這樣,絕對不是感光元件落後
2014/04/06:Sony 24-70mm f/2.8GM
最後一點則是對焦速度,在望遠端的對焦速度上,小編認為還跟不上Canon與Nikon兩家的24-70mm f/2.8這個級距的產品,雖然在實際的使用上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差別,但在測試對焦的影片中就滿明顯的。小編認為可能是Sony的24-70mm f/2.8GM沒有使用環形超音波對焦馬達所導致,這顆鏡頭內部有許多大型的鏡片,所以使用DDSSM可能無法把這顆鏡頭的對焦速度發揮到極致,DDSSM著重在於超高的精度而不是速度。小編猜想,Sony可能認為24-70mm的這個焦段來說,對焦速度並不是非常重點,你看他們即將推出的70-200mm f/2.8GM,裡面居然同時放了環形超音波跟DDSSM,所以24-70會如此配置對焦馬達,一定是有某種程度的取捨與考量。
=> 說雖然在實際的使用上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差別,但還是認為還跟不上Canon與Nikon兩家的24-70mm f/2.8這個級距的產品
結論 => 你是不是只注意到你想注意的?
如有冒犯請海涵!
R. H wrote:
真的不是為了客套,我衷心感謝你這麼認真回文
個人其實很相信你說的"感覺"
我對用過這麼多器材的人的說法,當然覺得值得參考
但甚麼都會影響感覺
甚至反光板的作動也會讓人感覺快門比較不延遲
我按快門相機給我很快的反應的"感覺"
這是不可考的
我原本以為~您說的是"拍攝時的感受"
但您現在提的是在檢視照片時是否準焦?
最困難的部分來了
因為我沒有截圖的習慣~但我第一次看文章的時候
我想我看到的是,和C,N最頂級器材相比...
但不管是甚麼,您的確在發布後修改過內容吧?
甚至連A992那篇...
但如果真的是我閱讀錯誤,我在這跟您道歉
關於6D II 云云
那只是舉例這樣對比並不適當
我完全沒有要您為此說明甚麼,請詳閱
過去20多年,CN對現在的專業市場樹立標準~
比他們好的部分,當然都不見得必要(早有解決方案)
我想專業應該不只是在棚內,用足夠的燈拍攝而已~
(這種商攝需要超高對焦速度)
D5 1DX2 這種耐候性極佳的相機~
也是為戰地野外記錄而生的
也許真的需要高像素下的裁切
(不是誰都能在野外戰地背640L)~
同時兼具高可用ISO的
下圖是我去年在Richmond Park~天亮前摸黑拍的野生鹿
當時帶著A7R2和FE24-240(抱歉我膝蓋不好只帶旅遊鏡)
在6.3的最大光圈值和高ISO下(3200-25600)
於後製拉高4-5級曝光值的結果~然後只裁切中間約1/16的面積
同時高像素高ISO的需求還是有的
但以上這些都不是我要說的重點
重點是在沒有比較實測下
對單一品牌常常用"個人感覺"寫在"評測批評"裡
我甚至擔心這樣回文會更激化這樣的狀況
我的意思是,以後每次評測M43相機
各家的防震系統都一定得要跟Olympus OM-D E-M1 MarkII
那驚人的8秒快門"感覺"一下了嗎?(不用感覺我是說您一定總是會提嗎?)
(這又只是舉例不用回應謝謝)
最後,如果我之前的回文字裡行間讓你感覺有任何情緒,我很抱歉。
再次謝謝您耐心回文。
感謝,不過我也在想,在做評測時,我該如何說出我的心裡的感想。例如我要說這顆鏡頭對焦速度快好了,但快總要有個依據,是在什麼標準下比較的,又是哪一顆鏡頭作為標準?但我也沒辦法每次寫文的時候都拿某一個組合來測試,所以要做到的確是有困難。以後我撰寫測試會在語氣上調整,避免失當。謝謝你的用心回應。
jokae wrote:
ki_min大既然...(恕刪)
我覺得小凱大大說的很有道理
其實說穿了有點算是潛意識作祟吧
感覺都偏向
→ Canon是第一品牌,其他品牌要跟他比
→ Canon不如他牌,因為某某理由所以情有可原
....諸如此類
我的感想就是 因為地位的不相等 因為S 常常被擺在 要追上C、N 的位置
但其實應該是CNS三者是相等的關係 彼此有強有弱
如果在01辦一個投票問大家說
如果01相機有特別偏頗哪一個品牌
我相信答案應該會特別集中某品牌

痞客邦: http://stfeelva0802.pixnet.net/blog
phd261106 wrote:
我指的... 不管是不是事實... 是那個重點根本不在"事實"...
就算是事實... 又怎樣... 重點是我說的那個"現象"...
現象就是... 我很少看到Canon的文... 會主動說... 但此點不如別家...
我注意到Nikon的文也常加入... 這裡不如Canon的概念...
我舉一個例子好了... 之前你寫Sigma MC11轉接環的文...
整篇看下來... 一直提到的就是不如5D3...
而不是Sigma MC11幾乎已經是當今最好的轉接選項...
Sigma出MC11不是要取代5D3...
不是要叫大家不用買5D3...
而是... 我們出了一個轉接環...
有轉接需求的... 你們要不要跟別的轉接環比較看看...
如果沒有轉接的市場... 他們出這個環幹嘛...
這只是01版上許多例子中的一個...
如果你表示能討論... 那歡迎其他人加入討論...
我只是說出我觀察到的現象... 你覺得沒有... 問心無愧... 那就問大家吧...
因為做為一個01的長期讀者... 我也覺得問心無愧...
還有... 我本身也是C粉... 但我確實與許多讀者都感受到... 01確實比較偏向某幾家... 不管有意無意間...
我看了一下MC-11轉接環的文章,我真的沒有一直說不如5D3,也沒有說要MC-11要取代5D3啊...那是因為我手邊只有那個組合,拿來比較是一定會有的。但也必定有提到那只是轉接環,也因為那是我們第一次寫此類產品,所以會想要讓未接觸過的網友知道,轉接環會在各種功能上有打折,但絕對沒有叫大家不用買5D3,是您誤會了啦。
其實也有網友說過我撰文的觀點比較偏重數位單眼,今天下午我有好好的檢討一番,之後我會再修正,謝謝你的回覆。至於你說01比較偏向某幾家的廠商...我不知道該怎麼向您說明,我沒有這樣想。不過之後文章的撰寫我們會再調整,感謝。
ki_min wrote:
這是2016到目前為止,我與吉姆林發過的評測...(恕刪)
既然您都列出你們寫的文章... 我就每篇搜尋一下...
關鍵字 "不如"...
(Canon只有一篇出現)
Canon G7X MarkII
"而在影像邊緣的部分G7X II的發揮似乎不如預期,不過從結果我們都可以知道G7X II不論是廣角端或是望遠端的最小光圈f/11都明顯優於G7X"
所以Canon是... 似乎不如預期... 但... 明顯優於上一代...
(Sony則是每篇都提到"不如")
Sony RX10II
"不過反應速度還是不如光學觀景窗"
"啟動時間明顯不如DSLR"
Sony 85mm f/1.4GM
"對焦速度看起來並不如我們一般看到皇級的鏡頭那般快速"
Sony 24-70mm f/2.8GM
"對焦速度並不如我想像中的快"
---------------------------------------------------------------------------
ki_min wrote:
我看了一下MC-11轉接環的文章,我真的沒有一直說不如5D3...(恕刪)
1.

2.

3.

4.
ki_min wrote:
但如果要用相同鏡頭去比較A7RII + MC-11跟5D3這兩組的表現是可以的。
5D3加上原生的EF接環鏡頭取得了絕對的勝利...(恕刪)
---------------------------------------------------------------------------
ki_min wrote:
你可以相信你所相信的,但公開發言時不能與事實相悖。...(恕刪)
最後...
其實我從來沒有要來亂... 我只是希望01更好... 更中立... 更多讀者...
所以我點出了我觀察到的現象... 我也一直強調"有意無意"... 因為我覺得是"無意"...
您也說了... 您覺得沒有偏頗... 但如果許多人都指向01偏向某家... 也許是當局者迷呢...
(就算是無意的... 不代表現象不存在)
至於您已經說你們會再調整... 誠心期待一個更好的01...
做為一個長期的讀者及支持者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