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55mm f1.8za 或batis畫質和f1.4鏡頭差很多?


aerostich wrote:
我也做過這樣的美夢...(恕刪)


改不好A7RIII就會改薄了XDDD

畢竟國外有A7RII拿去改機案例,SONY的人如果有看到的話,搞不好就變下一代新靈感了

aerostich wrote:
我也做過這樣的美夢...(恕刪)


你的美夢我猜我算實現了

現在就是用A7RII 改薄濾鏡+ 天工AFM 接環轉接Leica M + Contax G
手上的A7RII 濾鏡厚道可能比Leica M 差不多厚道或更簿

其實已有更薄藍玻璃使用Sony 相同的色譜濾鏡,白平衡與原廠相同
舊有偏色的問題,其實可以簡單加外置UVIR cur filter (610系。。)

台灣、中國、香港也有改濾鏡服務。。

只可以說,連G90 改濾鏡後,整體表現都會有明顯的進步
改機後,實用上G28 、G35、G45、G90 已經非常足夠,完全可以是 =便攜性+畫質/CP值不錯的選擇

我怕A7RIII 再上50MP 或更高象數的時候
到時要差不多leica ASPH 或sigma art才能應付XD

Contax G16 w A7RII thin filter


Contax G35 w A7RII thin filter


ZM21/4.5 w a7rii thin filter


實用上contax G 幾棵鏡頭已足夠我使用

cityusam01 wrote:
你的美夢我猜我算實...(恕刪)

香港魔人出現,請受小弟三拜

cityusam01 wrote:
你的美夢我猜我算實...(恕刪)


才剛說完改機魔人就出現了 Orz
rambo747gto wrote:
改不好A7RIII...(恕刪)


改了換目前出的原廠鏡會掛掉啊,鏡頭在設計之初就要考慮搭什麼sensor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Horology wrote:
改了換目前出的原廠...(恕刪)


不一定,跟後端運算有關,前端條件變了,只要是原廠的設計下,後端在處理運算的時候演算邏輯的撰寫都能處理,簡單的說就是根據光學條件的變化,作BD處理,讓後端的運算稍作改變,其實A7~A7RII每一款厚度跟設計其實都或多或少不同,甚至只有A7R系列有作低通抵銷,A7系列則沒有等等等,但原廠在演算法編輯上都能對應,這跟光學跟訊號處理都有關~
反而是CMOS開口角度加大後這種決定性的進光影響原廠鏡的表現,85GM就是一個例子,明明是原廠鏡搭配A7RII畫質大提升!
我本來也很好奇,但自己買了85GM後我發現也是一顆後玉非常貼近CMOS的設計,A7RII能提升此類鏡頭畫質就能理解了~

現在大家私下改濾鏡會造成萊卡鏡畫質上升,原廠FE鏡反而畫質不好主因就是.........

機身在做訊號處理的時候....哪可能知道你改濾鏡了,並且電腦更無法知道你的濾鏡有著什麼條件~數位修正的部分肯定很糟糕的~


而且SONY的BSI現在檯面上看到的A7RII用的還只是最初階的,SONY手上還有很多張牌還沒打出來

後面還很難說

sandy.liu wrote:
有在考慮,還不確定...(恕刪)
B25 + 55/1.8 ...是輕量化 與畫質最佳組合~~
B25 廣角拍人 可以拍小一點..不要靠邊緣(開APSC)... 回去裁切一下... 近拍.散景很優~
很方便用~~
如果不改薄再A7系列自己用過有限M鏡表現比較OK的不多

1. 35/2 七枚
2. 50/2 (使用的是APO前一代)
3. 75/1.4
4. 135/4

廣角犧牲一點點全開,21/2.8 E60還可以,可能是因為當時為了避開M5的測光機構吧(有送Leica做數位最佳化調整, ASPH 廣角端影響多一點點),另外聽說WATE也不錯,但沒有使用過就是。用M鏡都是有帶M6拍正片順便用A7R2拍數位,這幾顆表現還可以接受,等過保再去改薄^^

gelinma wrote:
香港魔人出現,請受小...(恕刪)

cityusam01 wrote:
你的美夢我猜我算實現...(恕刪)


香港魔人出現,也請受小弟N拜!!!!
我是酷褲...>>https://wsph.net
rambo747gto wrote:
不一定,跟後端運算...(恕刪)


我只有改A7R2的IR濾鏡(1.7mm->0.7mm) 沒改封裝(0.8mm);因為詢問過NK改封裝要擔多些風險,改濾鏡失敗機率很低,明年準備到雪地拍攝,也怕沒封裝會出問題。

實際使用L35lux 效果已經算滿意,畢竟L沒出42MP的機子也無法比銳利度; 我沒FE3514ZA鏡頭,只比較過FE35/2.8跟FE1635ZA ;中央大概都是看不出差距,邊緣甚至小勝,LM鏡的最弱處應該是中間跟邊緣之間,用大光圈小心一點避開就好

另外使用Batis85 /FE1635ZA/ FE24240 跟改機前銳利度無差異, 顏色部份不調整的話,感覺多了點通透跟Canon紅,少了點Sony藍,所以喜歡藍天的大概要後製調整一下。用C1 Pro調顏色曲線大概只要幾秒鐘就有好效果。

回到樓主的問題,其實除了重量以外就是考慮焦段搭配,24/25 風景建築; 28/35人帶景團體照 ; 50/55比較適合自己看到的視角,70~100比較適合拍活動拍人像,135以上就純拍特寫

如果SONY系統原廠蔡司的鏡頭還是比較建議的,白天戶外簡直無敵,拍起來心情都很好,反之萊卡比較有種憂鬱古典的氣氛,所以我準備焦段齊全之後再來入一隻ZM35/1.4 同樣的GM以散景勝出,如果有錢通通都買不會錯~~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