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表現全面的望遠鏡頭 Sony FE 70-300mm f/4.5-5.6 G

主圖的重點是在那個 G 字嗎? 我以為整張拍糊了 XD
同時要搞兩種片幅、兩種卡口很忙
不過SONY鏡頭出來的速度還是需要再快一點
現在無反微單崛起,CN兩家也要開始做守衛戰防跳槽了
你的格局決定你看事情的角度
wakao0526 wrote:
同時要搞兩種片幅、兩...(恕刪)


什麼保衛戰
CANON才剛在調涱而已,
眼裡哪有對手?

jill1124 wrote:
什麼保衛戰CANON...(恕刪)

FF無反相機
你的格局決定你看事情的角度
AbdA wrote:
即然要作這麼大隻,何不再來管FE18-180mm/F3.-5.6 G,好讓愛好專拍風景者,只要一鏡就可輕便底定?要這支的重和價格可以的。

每每看自己一出門要帶1635、24240雖重是不打緊,問題是在每逢大小景變化取景時,要快速換鏡頭,其會很緊迫又會招進塵,慌張不小心挵掉摔鏡頭外、事後除斑很要命啊!

超廣跟望遠是互相違背的設計,無法作在一起

最多就是超廣+標準,或是標準+望遠這2種

從來沒看過可以超廣+標準+望遠的,物理限制,別想太多

就算是長砲DC,也是24mm或25mm起跳,來個30、50倍這樣

哪有16mm、18mm起跳的長砲DC...

---

另外,雙機流才是正解

能確實有效解決你的問題
SKAP wrote:
超廣跟望遠是互相違...(恕刪)

P家有顆14-140mm F3.5-5.6的G頭結構,不談35mm等效的話是有點感覺了
而O家也有顆14-150mm不過光圈稍小一點F4.0-5.6

所以我覺得應該不是做不到,只是FF用的做出來又大、又重、又貴
現階段如果用無反的FF+16-35搭配APS-C+24-240雙機,
應該比較輕巧快速,可以有87分了吧
你的格局決定你看事情的角度

wakao0526 wrote:
P家有顆14-140mm F3.5-5.6的G頭結構,不談35mm等效的話是有點感覺了


14-140 也是等效 28-280

APS-C 這樣的鏡頭也不少 18-200 , 18-250

135 也有 24-240 28-300


重點是廣角端的極限就在那邊阿 , 離超廣角都還非常遠

成本 體積 市場的考量下 , 稱之 做不到 沒錯

太醫令 wrote:
其實我希望SONY...(恕刪)


........全世界第一顆白色鏡頭就是Minolta做得好嗎

Minolta 70-200 G F2.8更是超越當時的設計


牙膏廠什麼的,只能在旁邊玩沙吧,乖乖賣DSLR就好

wakao0526 wrote:
P家有顆14-140mm F3.5-5.6的G頭結構,不談35mm等效的話是有點感覺了


你誤會了

鏡頭光學結構是跟等效焦長對應的, 簡單講 m4/3 14-140mm 的鏡片構造跟 全片幅 28-300 相似
支持你們繼續玩泰制E環,剛剛用一萬一千港元買了日制全新A環大清貸70一40OG2,E環好E環勁E環没得頂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