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SIGMA轉接環MC-11討論+部份網路測試影片

去了大墩6街一趟,帶了120-300f2.8 S013及幾顆CANON 原廠鏡頭,先試了測試接環很滿意,就帶了一顆回來...

外盒,保證書,說明書,USB 接線,MC-11 本體含前後蓋



鏡頭端,金屬接點周邊設計消光環結構,側壁植消光絨



機身端,側壁植消光絨一直延伸到機身端接口



鏡頭端另一角度

oliver119911 wrote:
去了大墩6街一趟,帶...(恕刪)


最大的問題, Canon原廠鏡頭到底可不可以用啊~
日本的測試影片,看起來評價似乎不錯

oliver119911 wrote:
去了大墩6街一趟,...(恕刪)


請問試過佳能哪幾顆鏡頭?
做工細節不錯耶 ,連接口都植絨了
而且恆佛 售價 比USD 249還低!!!
真的可以買

oliver119911 wrote:
去了大墩6街一趟,...(恕刪)


先談 SIGMA / CANON EF 接環鏡頭:我只有這支 SIGMA 120-300F2.8 DG OS HSM S013 ,另外在大墩六街試過 24-105/50 /24 等三支,基本上可操作的功能都相同;但是沒在大墩六街試150-600兩支鏡頭,給他有點小可惜...

AF 模式下的 AF-S/AF-A/AF-C/DFM 都可以操作;AF系統 ( 相位AF/對比AF) 不能選擇,應該是配合不同AF 模式自動選擇,例如 AF-C 下的都是相位AF,其他AF 模式是對比AF; 對焦區域都可操作,最讓我滿意的是鎖定對焦區域可以操作,對於快速移動的主體最適當,如打鐵鳥的主題就很有用.至於對焦的速度我認為不比CANON 5DM3差,可以參考上面的影片.


我帶了4支 CANON 原廠鏡頭去小試,包含 CANON EF 70-200 F2.8 L IS II USM , CANON EF 24-70 F2.8 L II USM ,CANOM EF 16-35 F2.8 L II USM , EF 11-24 F4 L USM,基本上可操作的功能都相同,下面以 CANON EF 70-200 F2.8 L IS II USM 為例說明, 對焦速度可以參考上面的影片,另外說明一點,CANON 原廠鏡頭焦段越長,越有拉風箱的機會, 200mm 比70mm容易拉風箱, 小白兔又比其他3支容易拉風箱.

AF 系統上可以選擇相位AF 及對比AF;選擇相位AF 對原廠鏡頭是較有利的,因為對比AF 的對焦速度比較慢,幾乎固定要拉過一次風箱才能對到焦;但是相位對焦除了選擇較小的焦點範圍,可能會有迷焦情況發生外,幾乎都可以快速到焦.相位AF 對焦的AF 模式只有AF-S及AF-C 可操作,對焦範圍也有所限制;若選擇 對比AF的話只剩下AF-S 可操作.

對於廣角鏡頭上,AF 對焦我認為不是問題,要擔心的是周邊影像崩壞的情況,例如使用唯卓二代環,EF 11-24 F4 L USM從14mm 開始就有明顯的邊角影樣崩壞,對岸也有人反映騰龍15-30F2.8 VC 鏡頭,在15mm端也有影像崩壞的情況;至於MC-11,初步看來沒有唯卓二代環的問題,不過還是要試過一些適當的場景才能確認.

oliver119911 wrote:
我帶了4支 CANON...(恕刪)

感謝大大一手的測試消息
我有個疑問,接Canon的鏡頭時,IS的功能是否能正常運作呢?
yakult2013 wrote:
感謝大大一手的測試消...(恕刪)


這個問題蠻有趣的...

小白兔有IS 開關,接上MC-11在 A7RM2 機身的IS 開關就不能操作,顯示要由鏡頭上操作IS; 24-70F2.8 L II 及11-24F4 L 鏡頭上沒有IS,接上MC-11在 A7RM2 機身上的IS 功能就可以正常操作(on/off)...

我有另外一個中國製的(藝能/King)接小白兔,A7RM2 機身的IS 開關是能正常操作;藝能/King 的AF功能與MC-11 相同,對焦速度也是相當,不過這個接環不能用在SIGMA 120-300 F2.8 S013,完全顯現不出影像...

MC-11 還是要在SIGMA的鏡頭上才能發揮最大的功能.

oliver119911 wrote:
這個問題蠻有趣的....(恕刪)

喔喔~那是sony原廠的設定
它會判斷鏡頭有沒有IS、OSS的功能
兩者沒辦法同時開啟,除非有一端先關閉
我之前Sony 28-135G也是一樣
感謝你的告知!!!
明天我該殺去買了....XDDD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