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討論] A6300 風格設定及RAW轉JPG顏色差異討論

tyy2010 wrote:
標準=/=直出沒有一...(恕刪)

噗,你誤會了,
為什麼我這邊的後製,
例如人像膚黃改白,
綠葉改成枯葉,
或者夜間黃光燈下的夜景硬是改成藍調呈現,
後製是要著重作品的呈現,
作品的呈現依照作者本人的演繹方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演繹方式,沒有標準可言,
所以不是我的想法錯誤,是你理解錯誤了。

另外從頭到尾我只怪IDC不好,沒怪其他軟體不好,
我就覺得LR方便好用,
而且我也超愛用SONY的機身,
我只是喜歡在外面對不懂SONY的人自嘲,
但絕對不會怪SONY不好,
下一台機身也絕對會是SONY,
別自行腦補硬扣我大帽啦。

至於你後面補的婚攝那段,
有了灰卡不見得準啊,
加了閃燈跟離閃,室內的雙色溫就很無奈啊,
這個是個人的不足,確實還在學習,
特別是閃燈濾片與現場色溫的搭配,
或許有機會您可以幫忙不吝指導,
但怎麼會說我這樣就是直出了,費解?

lazy106 wrote:
噗,你誤會了,為什...(恕刪)


你還是不懂,"機器只做一半的事"這個事實
tyy2010 wrote:
你還是不懂,"機器只...(恕刪)

你還是不懂,我不是直出派啊,
機器怎麼做,機身能力在哪,那是我們USER該了解的事情,
但我們從一個單純拍照設立什麼風格模式,什麼參數的討論,
卻硬要扯到業界標準?
從一個大範圍裡面,去找一個小範圍來說,
為什麼拍照的人還要那麼辛苦搞懂,
「螢幕有標準,相機有標準,印刷有標準,」
我們為什麼不能就針對SONY直出也有不錯的品質討論,
非得弄得SONY直出好像就是很爛,一定要後製才行,
還扯到業界標準?
光是討論個機身自動白平衡準不準就很有得聊了,
還要擴大範圍?

直出如果沒有討喜這回事,
為什麼以前會有人像要用Canon,風景要用Nikon的俗諺?
為什麼富士發色人家總喜歡說直出就很好看了?
那就是因為討喜就是有某些人一看就喜歡,那就是討喜了嘛,
咬文嚼字說什麼呢,還扯到印刷,
你說機器只做一半的事情,剩下的事情該不會就是印刷、校色之類的吧?
這樣拍照很有樂趣嗎?

那如果生活寫真、旅遊風景,
還要討論業界標準嗎?
一昧說別人不懂,或者你錯了,
然後打高空砲打那麼高,
是亂槍打鳥還是言之有物,
你自己好好想想。
lazy106 wrote:
你還是不懂,我不是直...(恕刪)


出圖品質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一種是主觀上的好不好看,
這個沒有標準,
手機或casio也可以出得很有品質很好看,

另一種是客觀上可以量化的數據,
比如可調的範圍和精細值,
輸出的質量趴數,
檔案的類型或大小,

但我們出圖通常有目的,
有時希望接近真實,
有時真實就死定了,
有時希望解析能力強,
有時銳利也會死得很慘,
有時是創作,
有時是紀錄,

相機直出並不是很智慧,
不能讀心,
只能用內建的簡易處理器,
套用幾項原廠設定好的數據資料,
概略的出圖,
如果相片跟自己期待有差異的部分,
就要靠自己操作解圖軟體了,
(勿跟修圖搞混)

隨著時間和經驗,
可能有一天拍攝者會想跨過相機所框住的界線,
那就得開始學習不要抱怨軟體爛了,

lazy106 wrote:
噗,你誤會了,
為什...(恕刪)


看了一下討論串,我覺得我想表達的跟你比較類似XD
意即"喜歡直出的顏色,卻想要留有RAW檔的細節"

jill1124 wrote:
出圖品質可以從兩方面...(恕刪)


Jill大大的說法我蠻同意的,
這些都是需要花時間的,
但可能是我的寫法讓大家都不知道我到底在幹嘛。

我就是花了很多時間在鑽研這些事情,
才會放上來大家討論囉 :)
在此並沒有強調哪樣才是對(直出、後製、哪樣才算直出、哪樣才算有後製)
何必分的那麼細呢?

tyy2010 wrote:
你還是不懂,"機器只...(恕刪)


tyy大大建議的灰卡調整白平衡其實也很對,
也是最安全的調校方法,
正如前面大家提到的,
每個人的主觀的標準都不同,
甚至從視覺上,每個人看到的顏色就不盡相同了,


綜合以上,這偏我想我表達的不是很好,其實我只是想討論簡單的幾件事情:
1.如何最省事的直出照片,而且細節也都有拍出來、顏色也很喜歡?(便是詢問相機風格、AWB怎麼調校)
2.若不幸直出的照片當下無法留下細節,要怎麼透過解 RAW軟體,保留直出的顏色(甚至解出來更好看),並留下細節呢?

Jackyboys wrote:
1.如何最省事的直出照片,而且細節也都有拍出來、顏色也很喜歡?(便是詢問相機風格、AWB怎麼調校)


這其實沒有絕對,
因為每個人喜好的色彩調性都不同,
一般來說Sony直出的照片都會稍微欠曝0.3-0.7EV,
因此一開始就先把EV調整+0.3-0.7 這是基本。

接著因為Sony的白平衡通常都會偏橘黃一點,
所以白平衡偏移大多會往B跟M調整
B1M1或者B2M1 都是常見的設定。

室內黃光的情況下,白平衡判斷很容易失準,
不妨自定一下白平衡,至少不會偏差太多。

至於相機風格,板上也有許多討論,
例如:
淡色 -2 +1 +0
中性 -1 +2 +1

個人認為都可以試試,
只是我的經驗是無法適用各種不同光源,
不同光源下有時候反而效果很可怕。

最終還是拍RAW回歸到標準模式,再進LR調整。


2.若不幸直出的照片當下無法留下細節,要怎麼透過解 RAW軟體,保留直出的顏色(甚至解出來更好看),並留下細節呢?(恕刪)


首先你要知道一件事情,
那就是RAW檔不會套用任何機身額外功能上的設定,
DRO、相機風格(對比/飽和/銳利)這些都不會套用。

用LR肯定沒有,畢竟是副廠軟體,
而原廠的IDC最大的問題就是它也不會自動還原你相機上的設定,
就算你手動把設定調整到一樣,
很神奇的是,它也無法解出跟相機直出一樣的顏色,頂多接近

所以就不要管直出的色調了,
因為既然都要用RAW檔了,
就自己調整出一個自己喜歡的顏色,
至於如何調整,
這真的是要看個人對於軟體的熟悉度還有經驗累積了,
因為不同光源不同環境都不同......

另外,如果有在用閃燈,
建議把DRO關閉,並且把所有風格設定歸0,
這樣才不會因為那些功能造成控光上的誤判。








jim80051 wrote:
那就是RAW檔不會套用任何機身額外功能上的設定...(恕刪)


你說到重點了,樓上某個lazy跟樓主應該都不知道這件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