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Sony的技術大爆發,有三大部份1.電子性能改進:BSI SensorPDAF Sensor(而且對焦點多又廣)EVFLifeView螢幕人臉識別自動對焦及測光全景接圖錄影相位對焦WifiGPS4K錄影Smart Zoom/Clear ImageZoom/Digital Zoom....等等。2.機械結構改進:SLT半透鏡短法蘭距的無反光鏡結構(間接達成可以轉接其它廠牌鏡頭的效果)默許轉接其它接環的鏡頭可以AF(尤其是a7R II,成功吸引Canon/Nikon/Contax使用者的目光),機身內建五軸防手震翻轉螢幕可以左右傾倒的外閃大幅縮小機身......等等。3.光學性能的改進on Sensor 透鏡,改進集光效率及邊緣側向光源的感光效果曲面SensorZiess AF/MF鏡頭加持(Batis(E-mount),Loxia(E-mount),Touit(E-mount),ZA(E-mount),Sony/ZEISS镜头 (A-mount))E鏡內建防手震整體來說,大部份是電子/機械性能的進步,許多人之前笑Sony是家電廠商,而目前的態勢,確實Sony在最專長的電子/機械性能上,對其它廠商,造成莫大的壓力。光學系統要進步很困難,畢竟有物理方面的限制,而Sony以A7系列,包容其它廠商所有的鏡頭,至此,鏡頭群不足的問題也不再是問題了。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由於機身的汰舊換新的速度,遠高於鏡頭,鏡頭常常一用就10幾年,而機身的汰舊,常常都是2~3年的週期,當Sony以機身吸引其它系統的使用者,獲得利潤時,又吸引使用者購買Sony系統原生的鏡頭,一來一往之間,市佔率及獲利率都可以大幅的增加。簡單的來說,Sony誠意十足機身,及對於鏡頭的包容,讓各家的使用者,都願意購入Sony機身,以延續原有的鏡頭群,並且加購Sony原生鏡頭時,已經無形的落入Sony系統的魔掌了。....不過我看大家似乎對於Sony誠意十足的機身,讚譽有加,或許,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夏夜星空 wrote:SR4有可信度.....(恕刪) 這10%可信度還真的達到100%命中http://www.sonyalpharumors.com/sr4-sony-to-announce-a-new-a68-to-be-unveiled-in-early-november-already/
新乳摸形容的感覺很強耶不過可信度是SR1不負責任翻譯一下1.不會叫A99II(抱歉 剛看太快 翻錯啦2.非常貴(5000歐元左右,通常亞洲價格會是歐元價格的數字,美元幣值,所以大概是15萬台幣3.新相機是為了買好相機而不在乎花多少錢的專業用戶所生4.新相機稱作"奇蹟武器",用來撼動整個DSLR市場5.SONY為了新相機開了一條特別的產品線6.使用新電池
TONY翔 wrote:3.新相機是為了買好相機而不在乎花多少錢的專業用戶所生4.新相機稱作"奇蹟武器",用來撼動整個DSLR市場 也就是一台宣示性的機種, 這類機型(如1DX)銷量不會大, 真的想撼動整個DSLR市場是要靠如 100D ' 700D這類的消費機的來提升佔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