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上還沒到嚴重不足,比下非常有餘的角色定位,和高階機的價差幾乎可以讓你補一顆鏡頭了

不過如果預算不是問題的話,就是二分法啦,極緻畫質控的當然是α7rⅡ,需要"在嚴苛的環境下依舊保有極高相片成功率"的話,絕對是α7sⅡ,因為能成功拍的到的最重要…畫質在好,一抖一糊就全沒了…

kuobba003 wrote:
小弟就個人使用上的經驗做點分享 , 可能摻雜了些個人觀點 , 所以僅供參考
先看看三台的特性
A7M2 - 達到平衡的入門款
基本上感光元件同 A7 , 24MP , 在保護玻璃上增加了抗耀光鍍層 , 改善了 A7 的飛碟光
對焦系統部分 , 相位對焦區域一樣在中央區域 , 透過演算法增加了對焦速度與追焦能力 , 並改善暗部對焦由 0EV 變成 -1EV
硬體規格基本相同 , 但機身重新設計過 , 更符合人體工學但也稍厚了一些
增加機身防震系統 , 搭配 OSS 鏡頭可達成 5 軸防震
減震快門降低快門震動及提升耐用度
ISO 能力相比 A7 , 提升約一級 , 也就是說 A7M2 ISO25600 表現約略同 A7 ISO12800
開啟 APS-C MODE , 畫素還能保有約 1000 萬
A7RM2 - 極致畫質 + 高ISO
背照式感光元件 42MP , 無低通畫面更銳利
對焦系統幾乎從 A6000 移植過來 , 399 相位對焦點約佈滿 80% 螢幕範圍 , 對焦能力 -2EV (肉眼仍可辨識的環境光)
機身重新設計過 , 更符合人體工學但也稍厚了一些
增加機身防震系統 , 搭配 OSS 鏡頭可達成 5 軸防震
減震快門降低快門震動及提升耐用度 , 另外增加了靜音快門
可內錄 4K 影片 , 切換 SUPER35 可無壓縮得到較佳錄影畫質
雖然畫素更高 , 但靠著 BSI 感光元件 , ISO 能力比 A7R 提升約兩級
開啟 APS-C MODE , 相位點佈滿全畫面 , 畫素仍有 1900 萬
A7SM2 - 高 ISO , 本質上是錄影機
感光元件維持 12MP (應該是同 A7S)
對焦系統強化 , 但應是靠韌體演算達成 , 仍然是純對比對焦 , 所以 AF-C 畫面震動無解
但 -4EV 的對焦能力無人可及 (-4EV 相當於無光害 , 僅新月照度下的環境 , 肉眼已無法清楚辨識)
機身重新設計過 , 更符合人體工學但也稍厚了一些
增加機身防震系統 , 搭配 OSS 鏡頭可達成 5 軸防震
減震快門降低快門震動及提升耐用度 , 另外增加了靜音快門
可內錄 4K 影片 , 全片幅全畫素採樣
ISO 能力對比 A7S 無顯著提升
開啟 APS-C MODE 後 , 僅剩下 500 萬畫素
以上說完看看以下實例可能會比較有感覺
以上 , 除非以錄影為主 , 或是有必須用 ISO 102400 以上進行長時間拍攝的需求
才會建議 A7S (內錄4K 需求的 A7SM2)
不然對應到價格個人是推薦 A7M2 入門 , 追求畫質及高ISO 的推薦 A7RM2
以上小弟個人看法 ... 僅供參考 (恕刪)
tl72 wrote:
發覺A7R2 AF...(恕刪)
web289 wrote:
大大說的對,其實每次有人問A7II A7R2 A7S2的問題,回文總是推到最高點直上A7R2,A7II到底入門在哪邊?就我實際拍攝根本也不會有卡住或不足的問題,我拍動作快的貓,拍人也是調整參數就好,顏色真的不討喜就去LR一下,要不就多按幾次快門,除非A7R2的大樓真的毒到你無法自己再去考慮,基本上熟悉相機操作總是比升級機身來得划算。
要我說實話嗎?A7R2照片目前只有白色LED大調整到我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