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753951 wrote:
Panasonic ...(恕刪)
我指的是真正意義上"無損"的影像(不影響畫面品質)
類似5D3破解後的RAW VIDEO保留所有細節
每秒紀錄真實至少30張的完整細節
你提的這幾項都是壓縮後的格式
就是為了配合發熱量不得已的降畫質手段(靠降低資訊處理量減少發熱)
就像我前面打的不影響畫面品質的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加大散熱面積(加大機身)
就像同樣是4K 手機的4K比不上Panasonic的4K
一樣是4K但因為手機壓縮得更兇
5D2 3的RAW VIDEO還只是FULL HD的解析度每秒就70~80MB的資料
4K解析度的完整影像資訊還要再大整整4倍還不算上處理過程
想要不過熱真的只能期待金屬機身加上散熱鰭片才可以
umax wrote:
其實有些沒那麼神,...(恕刪)
SONY同樣片幅或更小也一樣~A7S也只是必須外接擷取盒才能4K錄影散熱持久~要等A7SII
Samsung NX1和NX500是APSC片幅 4K錄影就可以持久~有人測錄1小時也沒過熱
SONY 也是APSC 的A6000 只是1080P錄影不是更高熱度的4K~錄10幾分鐘就會過熱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3871698
RX100 IV 只有一吋大小片幅4K錄影只能錄5分鐘也是怕過熱
Panasonic M43片幅還比1吋大也不會過熱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呀~伊爹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
呀~伊爹
Selu wrote:
我指的是真正意義上"無損"的影像(不影響畫面品質)
類似5D3破解後的RAW VIDEO保留所有細節
每秒紀錄真實至少30張的完整細節
你提的這幾項都是壓縮後的格式
就是為了配合發熱量不得已的降畫質手段(靠降低資訊處理量減少發熱)
就像我前面打的不影響畫面品質的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加大散熱面積(加大機身)
就像同樣是4K 手機的4K比不上Panasonic的4K
一樣是4K但因為手機壓縮得更兇
5D2 3的RAW VIDEO還只是FULL HD的解析度每秒就70~80MB的資料
4K解析度的完整影像資訊還要再大整整4倍還不算上處理過程
想要不過熱真的只能期待金屬機身加上散熱鰭片才可以
Sony 用什麼技術我是不知道啦
但是基本上前級進來的資料量是一樣大的
但為了壓縮資料反而會增加計算而耗掉更多的電
相同設計下唯一影響到畫質的只有每秒流量,跟壓不壓縮一點關係也沒有
不壓縮唯一省到的電也只有寫入到記憶上這段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