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7rII及A7sII將新增無損raw檔選項,其他機種亦將陸續更新


打鐵匠 wrote:
任何檔案都可以無損...(恕刪)


這個道理你知我知對面的獨眼龍也知

但問題就是原文寫的是"uncompressed"

我還真的不知道要怎麼翻譯成"無損壓縮"

關於這鬼打牆的問題我不想再回了

每個人看法都不一樣

但Sony又不一定會照你想的去做
從A850後,Sony不再提供無損格式,而一律強制使用有損壓縮(以前的cRAW)。在當時必須重點發展半透明反光鏡系統的時空背景下,這是可以理解的。


Sony的有損壓縮為人詬病已久,因為在高反差的狀況下,例如昏暗的室內有一扇明亮的窗戶,或是星軌、夜間的招牌等,照片有可能會出現斷階。原因是:Sony會先將12/14位元的數位訊號映射成一個11位元的非線性曲線,以對應人眼對亮、暗的敏感度不同。


到這邊沒有問題,因為Nikon的有損壓縮也是這樣做的。但Sony會再從每32個像素一列中挑出同色的16個像素,然後以4位元儲存最亮和最暗的定址,再對最亮及最暗以外的14個像素分別用7位元去儲存。


這導致原本有16384階(暫不考慮最暗部的偏移值)的原始訊號損失成最少128階;同時,在每32個像素一列的區域中,只要亮度反差超過128階的範圍,就會出現斷階。相關的照片及討論,在網路上都找得到。


斷階在絕大部分場合通常不明顯,可是一旦出現,勢必會對整個質感造成破壞,這種不確定性令有專業需求的人士無法放心,因此Sony的無壓縮RAW在這方面有其必要的需求。至於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可以自行在「訊號精度」及「連拍速度」或「儲存空間」之間,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是否壓縮。以A7RII的4200萬像素來說,換算後每張14位元的未壓縮RAW檔大約是74MB;如果採用Nikon無壓縮的升2位元儲存方式,可能高達84MB以上。考量到目前有損壓縮對大部分的照片沒有顯著的影響,一般使用者其實不太需要多花76%的儲存空間換取如此微小的差異。


不過還有幾個隱憂:(一)A7R/SII以外的機種,由於較舊的架構,是否也會提供無壓縮或無損壓縮的選項?即使無壓縮的RAW對ISP負擔較輕,但頻寬需求卻更大。(二)目前該消息來源的原始網頁已被移除,因此是否還有變數?
人生苦旅 wrote:
從A850後,Sony...(恕刪)


上面朋友疑惑問的是..
所謂SONY宣告的uncompressed是 

"數位訊號取樣時的資訊無損" 
(其實也沒有所謂無損類比轉數位取樣,只要是取樣就是有損,
所以這裡指的是已經化為數位訊號後的處理) 

還是 

"取樣後資料流編碼檔案大小的無損",

雖然我認為特別宣告後者,沒太大意義就是了,坐等後續消息吧~
謝謝。您說得很對,依據Uncompressed RAW在各廠(例如Nikon)相機的普遍定義,以及Sony官方這句回應:「The addition of Uncompressed 14-Bit RAW processing is a direct result of customer feedback」,可預期這邊指的是從ADC(類比數位轉換器)出來的訊號,直接和輔助資訊打包成RAW檔,而不再套用非線性曲線。


當然,即使是所謂的Uncompressed,部份廠商仍會對其進行某種程度的先期處理,例如:套用部份數位修正,或是偏移最暗部除躁等,幾乎沒有所謂真正原始的RAW。不過只要最後輸出RAW的精度和ADC一樣,且階段過渡沒有映射,基本上都可以視為Uncompressed RAW。
人生苦旅 wrote:
換算後每張14位元的未壓縮RAW檔大約是74MB...(恕刪)

人生苦旅大大可能漏算了,這只算到一個單色而已,RGB三色若真的無壓縮,不包含額外資料就要210MB。
42000000x(14/8)x3/1024/1024=210 Mega Byte

若有得罪其他大大還請多包涵,可能我用詞過於精簡。我只是要指出這純粹是無損跟有損的議題,跟我們一般的資料壓縮是兩碼子事。
國外的討論也都是用lossy compression 跟 lossless compression 這兩個詞而已。

另外,感謝人生苦旅大大提出這麼精確的映射演算結構說明。根據您的提示,有找到相關文章了:
http://www.dpreview.com/forums/post/55124521
這個頁面的連結蠻全的。
打鐵匠 wrote:
人生苦旅大大可能漏算了,這只算到一個單色而已,RGB三色若真的無壓縮,不包含額外資料就要210MB。
42000000x(14/8)x3/1024/1024=210 Mega Byte
若有得罪其他大大還請多包涵,可能我用詞過於精簡。我只是要指出這純粹是無損跟有損的議題,跟我們一般的資料壓縮是兩碼子事。
國外的討論也都是用lossy compression 跟 lossless compression 這兩個詞而已。
另外,感謝人生苦旅大大提出這麼精確的映射演算結構說明。根據您的提示,有找到相關文章了:
http://www.dpreview.com/forums/post/55124521
這個頁面的連結蠻全的。


同意您的看法,「非線性映射」確實在業界也被歸類為「訊號壓縮」的一種,雖然原始形態是一種類比壓縮,也可以在數位訊號上實現。例如用在語音的 A-Law PCM(8 bits,展開成線性則是 13 bits),也是一樣被視為 compressed,相對的 Linear PCM 則是 uncompressed。

另外感光元件輸出的 RAW 檔每個像素只有單色,而非三個顏色,另外兩個顏色是後端計算出來的。人生苦旅大大的計算方式是正確的。

PS. 訊號壓縮與資料壓縮不同,沒有無損壓縮這回事。大多的訊號壓縮必然是有損壓縮。我想這是 SONY 根本沒用 lossy 或 lossless 這樣的字眼的原因。

PS2. 還是有人在搞數位的「無損」訊號壓縮,使用的人很少就是了。

ryanpopo wrote:
同意您的看法,「非...(恕刪)


原來如此

長知識了!!

luswtin wrote:
連結如下,同時到2016...(恕刪)


如果a7系列都可以更新加上錄影都能錄X-AVC的話就太好了..
ryanpopo wrote:
另外感光元件輸出的 RAW 檔每個像素只有單色,而非三個顏色,另外兩個顏色是後端計算出來的。人生苦旅大大的計算方式是正確的。

剛剛上網查了相關技術資料,的確如此,感謝指正。

其一:RAW檔記錄方式
The raw converter then uses this metadata to convert the grayscale
raw capture into a color image by interpolating the “missing” color information for each pixel
from its neighbors.

參考資料:Understanding Digital Raw Capture

其二:感光單元與資料單元的數量對應關係:

If the sensor has 1500 photosites on one side and 3000 photosites on the other side, it has 1500 x 2000 or 3,000,000 photosites. Since each photosite represents a pixel in the final image, the sensor is said to have 3,000,000 pixels or 3 megapixels.

參考來源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