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update! 再次挑戰Kit窮人鏡16-50mm的極限 in 華山文創 Part2+中正紀念堂隨手拍(傷眼圖多慎入)

boss1228 wrote:
我看到的重點
1.都是有上腳架縮光圈長曝
2.暗部應該都是有拉亮,亮部拉暗
3.對比和飽和、鮮豔度、銳利度的調整
...(恕刪)


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調整.沒有調飽和,鮮豔度跟銳利度.

基本上動到暗亮部陰影,飽和彩度銳利度都會改變.

放輕鬆點,只是分享重現一下Kit鏡透過SONY的ISP在SONY機器銀幕上的表現而已(可以說這樣是發揮kit鏡的極限嗎?.SONY會把RAW檔畫質表現直接呈現給消費者看?比我騙更大吧).

後製微調就跟拍攝時一樣,哪有那麼多時間管他哪顆鏡,畫面對了就按快門.

確認一下有無糊焦,調整一下暗亮部,感覺跟現場大致一致就轉檔了.

找回拍照初衷,享受一下拍照樂趣有那麼複雜嗎?

感謝您的分析!

x20ibmtw wrote:
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調...(恕刪)


大師之前修理人沒看過嗎? (沒記錯的話也是為了同一顆鏡頭)
樓主的錯就是沒附註 (有改圖)

罪大惡極,還不快改
e30_892232 wrote:
大師之前修理人沒看...(恕刪)


您好

不需要,沒那個動力跟活力.

此樓只是分享而已,不是一些理念之爭.

找回拍照樂趣,欣賞美圖,給人多正面的回應,才能讓整個正向風氣更邁進.

藉此回覆,附上一張Canon Mark IV+EF 28-300mm L鏡+CPL 的RAW檔截圖(您覺得出色,品質OK嗎?)


x20ibmtw wrote:
您好不需要,沒那個...(恕刪)

其實單純看標題我也僅僅認為是分享而已

很懷疑有誰會看了您的照片便認為kit從此無敵

真不知道您的文哪邊又觸動了某老師的神經

x20ibmtw wrote:
高級鏡當然有它的價值存在,基本上可以將逼近肉眼純淨的光學訊號捕捉進相機裡,允許更高動態範圍的編修,是平價鏡怎樣都追不上的,縱使後製也無法比擬.可以從相機版裡看到許多高級鏡精彩犀利的表現.

一顆平價鏡銳利度純淨度可以後製調的跟高級鏡一樣?此窮人Kit是依個人能力在簡單後製微調下發揮最大功效,這樣的畫質已經可以自我滿足.


--
第一個問題:如何證明 「高級鏡頭可以將逼近肉眼純淨的光學訊號捕捉進相機裡」

如果我沒誤會,你是不是在談 "T" 值?

然後,你要如何證明,若 T 值表現更好,能允許高動態範圍編修? 如果你談的不是 T 值

那你又如何證明:高級鏡頭可以將逼近肉眼純淨的光學訊號捕捉進相機裡

--
第二個問題:[ 一顆平價鏡銳利度純淨度可以後製調的跟高級鏡一樣?此窮人Kit是依個人能力在簡單後製微調下發揮最大功效]

請問,你這些圖,如何證明顆平價鏡頭,經過你的後制,可以調整與高級鏡頭一樣?
--
我想其他的就不討論,就跟你討論這二個問題

luswtin wrote:
其實單純看標題我也...(恕刪)


感謝您

沒關係,只是純分享而已.

有空可以看大圖,照片呈現的解析度,純淨度等,都跟板上高手分享所用的高級鏡沒得比.

就如電子學裡的S/N ratio一樣,沒有好的鏡頭訊號源,小的也調不出來.

預算有限,只是蠻驚訝kit能有這樣的表現,同時分享不錯的景點而已!
若是單純只是分享景點,使用相機的愉快心得,那這一篇基本上並沒有什麼問題,然而這邊標題擺明要你知道壓榨鏡頭的極限,顧名思義讓大家看到的是鏡頭能產生多大的極限,不是利用後製來判斷。

這就像比較純天然果汁到底有多好喝,結果端上是一個 利用加工調味水的比較結果,說好的天然果汁呢?

若標題是分享如何修圖軟體挽救窮人鏡心得,這篇就沒啥問題囉
重機喜好者
攝影開心就好 管他那麼多
151515151515
axilla0407 wrote:
(第一次再01回文 ...(恕嗯刪)

你搞錯重點,我也後製,但我不會在比較鏡頭能力時,拿個後製的成像說這鏡頭有多厲害,如前回文,標題寫如何後製挽救窮人鏡,不會有人說話的
重機喜好者
拿什麼鏡都好 莫忘攝影初衷
151515151515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