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要如何拍出這樣的壓光照片?

壓光的道理很簡單,
基本上分開思考就可以了。

首先先決定背景亮度,不開閃燈直接拍,
確定好你要的背景亮度之後,就固定這組參數。

接著就調整閃燈出力,
通常壓光肯定是全開的,
然後拍一張,看人有沒有變亮,
如果沒有那就是出力不夠,
除非是陰天或者夕陽,
否則一般GN58的相機閃燈,大約要3-4支才夠力跟太陽對幹

至於為什麼很多人說要縮光圈?
那是因為如果外頭天氣很好,
光是要拍到一張把藍天白雲都保留下來的參數,
ISO100不用說了,
快門肯定都是1/1000以上,
如果還想把太陽拍進去,
這時候光圈不縮的話,拍起來肯定還是很亮,
自然而然要縮光圈。

只是要縮到多少這點沒有絕對,
畢竟要看當時環境的亮度以及是否有要把太陽也拍進去,這點會差很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快門速度高過1/250,
閃燈就會開啟HSS,這時候閃燈出力會銳減,

所以可以的話,
先用 ISO100 快門1/250的參數當基準,
接著瘋狂縮光圈,直到縮到最小發現還是很亮,
那只好拉高快門速度開啟HSS拍攝,
當然如果覺得光圈最小畫質無法接受也一樣用HSS拍。

所以要壓光坦白說,
除非是晨昏或者陰天,否則一支小閃燈肯定不夠力

至於壓光的定義?
這我是不清楚,有些人覺得要把太陽拍進去才算,
有些人則是認為只要把環境光源壓下來就算,
這點見仁見智,不過拍攝的道理跟手法是一樣的。


至於用後製疊圖加遮罩的方式,
坦白說這不叫壓光,這比較像是HDR或者包圍曝光的處理了。

壓光的照片會有效果,
就是因為是靠出力有限的閃燈去補光的,
所以可以看出明顯閃燈逐漸衰落的效果,
變得有點像是大太陽底下打出聚光燈的感覺周圍有暗角的樣子,
這是一種比較強烈的風格,
跟一般逆光補光以及HDR呈現出來的風格其實是不同的。

以上一點個人經驗
luswtin wrote:
用濾色片是可以沒錯...(恕刪)


所以我壓光基本上我都用高瓦數燈來拍!
小閃燈加上柔光設備在戶外的拍攝出力會變很小,但是拜sony優良的感光元件之賜,後製時的拉曲線也都還可以拉上來!雖然均勻度、光質比不上外拍燈...
我們都知道我們居住在一棵水藍星球上,那是宇宙中最美的一顆星,因為千里之外NASA的拍攝器拍了相片跟我們這樣說,因此我們都這樣認為。
可是該死的日本人發射衛星上去拍了一張偏紅灰灰很醜的相片回來,因此NASA只好出面來說明,確實是有後製,因為冷調的水藍星球比較好看。。。

西方往往將相機歸類於器材,使用該器材主要是為了擷取圖像用,再來就是人的運用了,就像噴漆罐只是工具可是噴得好看的叫藝術,亂噴的就會被警察開單。。。 那啥叫好看啥叫難看,很難說也,不過國外較注重的是個人的意識表達,這與東方人受慣了的封閉式教育的想法有時候是會不太一樣的。。
1X上有個John Wilhelm 大師,他不諱言他的相片有後製,還教人家他相片是怎麼來的,不過國外的教法都是直接式的,就是原始是幾張相片,而後都是文字敘述,這樣就是教學了。 問題是在於,西方認為這是美的表達,東方可能認為你亂來,壓光哪有直接將壓下來的雲移植過來,田園小徑也是移植過來的,樹木也是移植過來的,小女來也是移植過來的,真的是騙很大。。 可是這是美的創作。。。
其實,不是移植就好那麼簡單,不同的場景光影是不一樣的喔,可是要調整到所有人都認為這光影是對的,那可是功力喔。就好像01常看到的留言就是,那像貼娃娃嘛。。 那你去貼看看阿,能否真的貼娃娃還光影融合正常,那你就是高手了阿,可以上1X了阿。。呵呵。。。

長短焦要爭論,壓光也要爭論,後製還是要爭論,這就是東方的思維模式,只見樹木不見林,往往為了幾個字也要錙銖必較的爭個不休。。。

壓光為何喜歡用小光圈而不用大光圈,因為快門超過1/200有的是1/250時是用頻閃的方式打燈,頻閃時光度是會下降的,有時候都嫌閃燈不夠力了要在加燈,能省則省幹嘛浪費功率,因此常常遇到就是1/200快門時是需要用到f/10以後的光圈了。。
那壓光一定要很多燈嗎。。 有錢有閒又有很多免費外勞幫你護燈調燈,那有何不可,可是單燈就不能玩了嗎? 玩看看唄,不玩怎麼知道。。簡單吧。。

要帶大景的有他的思考方式,順光天又藍的又有他的思考方式因此無須意賴PS來拉地面來補強大景了,那背景無太多艷麗的也可以思考無須思考增豔了,就降對比拍較平淡的也是一種思考方式。。
無修吧,那就無修好了,但是移走沙灘的一大群遊客不知算不算修,阿災,反正又不是要參加比賽。。。
天空不是很藍灰灰的,地面也是灰灰的,因此就f/14 1/200 DRO+2 58機頂閃單燈打了。。

順光DRO拉起來的地面亮度大概是這樣。。。

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這是我個人的思考模式,老機ISO不怎麼堪用這是事實,因此由時候畫質會因為硬拉而雜質滿圖。。
思考模式,一嘛換機,用高ISO機種,二嘛PS可否解決,果然還是有解。。
不段的去思考解決方法,有時候在過程中痛苦,可是過後會發現裡面不經意的竟然學了好多東西與觀念。。

小時候,我討厭蔥、蒜、辣椒等東西,常抱怨為何要放那些東西因為我都要一一的掏出來,挺麻煩的,煮麵就都撿乾淨成清麵再吃。。
長大後,出社會,發現怎麼有人辣椒這樣猛加的,很怪,你們這樣是錯的,我們要吃原食材才對。 後來被譏,因此挑戰加點辣椒醬好了,怎知,滿不錯吃的也。 原來香腸要配大蒜才對味,牛肉麵來點辣也不錯,蔥花蒜苗的加麵裡煮也不錯吃說。。。
醬子囉。。。
看您搜尋的照片是 背景與人像差一級光圈的壓光..
比如:如果背景測光是F8,實際拍攝光圈要調F11
所以閃光燈補到人臉的測光是F11,閃燈輸出要很大~~
容易卡在閃燈不夠力與快門過快無法觸發~

另外我記得光線不會因為越多閃燈,亮度就越亮吧
如果閃燈不夠力,裝1支跟裝4支的亮度都是一樣,只是受光範圍變大!
本幕方陣 wrote:
看您搜尋的照片是 背景與人像差一級光圈的壓光..
比如:如果背景測光是F8,實際拍攝光圈要調F11
所以閃光燈補到人臉的測光是F11,閃燈輸出要很大~~
容易卡在閃燈不夠力與快門過快無法觸發~

另外我記得光線不會因為越多閃燈,亮度就越亮吧
如果閃燈不夠力,裝1支跟裝4支的亮度都是一樣,只是受光範圍變大!


一盞日光燈跟兩盞日光燈一樣亮?



看來你根本沒用過燈

你有沒有遇過快門按下去時自己閃燈擊發正好別人閃燈也觸發的情況?

照片是不是一片白?
kev777zero wrote:
https://www...(恕刪)


好久沒上01了,路過順便回個文
空洞的文字敘述不如來張照片~附上參數~
至於為何這樣拍~留給高手來解答吧~


1/200 F11 ISO100

digitalhouse wrote:
一盞日光燈跟兩盞日...(恕刪)


你有沒有遇過快門按下去時自己閃燈擊發正好別人閃燈也觸發的情況?
相機的光圈/ISO會影響
別人閃燈與被攝的距離會影響
別人閃燈的輸出也會影響

但我想表達的是,在壓光下:
相機的參數因為參考了背景,所以ISO/快門/光圈都固定下,
而4個閃燈都已經是全力輸出,
唯一影響的就是閃燈與人的距離,
如果4個閃燈對於人的距離都是一樣的,
不管1支或4支,對於人臉上的測光值,不是都一樣嗎?
本幕方陣 wrote:
相機的光圈/ISO會影響
別人閃燈與被攝的距離會影響
別人閃燈的輸出也會影響

但我想表達的是,在壓光下:
相機的參數因為參考了背景,所以ISO/快門/光圈都固定下,
而4個閃燈都已經是全力輸出,
唯一影響的就是閃燈與人的距離,
如果4個閃燈對於人的距離都是一樣的,
不管1支或4支,對於人臉上的測光值,不是都一樣嗎?


看不太懂你再說什麼

測光值一樣又如何?

一支燈打出來的亮度就是不可能跟四支燈打出來的亮度一樣

除非你四支燈出力設為一支燈1/4出力或距離拉遠

測光值歸測光值

假設你一支燈出力需要設定1/4出力

四支燈不就是只需要各設定1/16?

不會一支燈1/4出力

四支燈也是1/4出力吧

這樣絕對是一片死白的啊
全手動M模式下
快門維持在最高閃燈同步約1/200,iso盡量調低
再定光圈來調整背景亮度,
最後控制閃燈出力直到人物達到合理的曝光
如果發現閃燈全出力還無法使人物正常曝光
那就降快門速度,同時放大光圈(使用AE LOCK)

digitalhouse wrote:
看不太懂你再說什麼...(恕刪)


好的,了解~~
謝謝指教!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