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77II 拍人像推薦鏡頭

謝謝大大 我來試看看

因為a77II 在M模式下不能調曝光直 所以我常常把快門放慢 這是不是也是成像品質不好關係 ?
taini wrote:
大光圈鏡頭並不容易掌...(恕刪)
不能調曝光值,是指不能調"光圈"、"快門"、"ISO"的哪一項?

理論上 M 模式就是全手動,可能您沒找到。

可以調ISO來增加快門,至於ISO到多少就要看您能接受的程度。
sc85104 wrote:
因為a77II 在M模式下不能調曝光直

我也看不懂這一句話。
是曝光補償 +1 -1 那個 EV
taini wrote:
不能調曝光值,是指不...(恕刪)
sc85104 wrote:
是曝光補償 +1 ...(恕刪)


這個您要看刻度表,M模式的邏輯不是去調EV的+-,
先看測光的刻度表,當變動快門,光圈,ISO時,刻度表指到0時,就表示到正常曝光值,
而這個是由快門,光圈,ISO來決定。

建議您先別學太複雜,先從A模式開始用,
A模式就是光圈手動,快門自動,ISO可Auto或自訂,
50mm的快門大約要比1/50秒還快,拍出來的影像才不容易有手震模糊。

A模式先設定光圈值,光圈值會決定焦外的背景的模糊程度,
設定在F1.8是最模糊的(光圈最大),F4背景就會比較清楚,
這時變動光圈時,快門會自動改變,原則上不能比1/50s慢。

如果比1/50s慢就去調高ISO,原來若是ISO100是1/10秒,就改成ISO400看看,說不定就會達到1/50秒。

P,A,S模式的EV調整才會有作用,當EV +1時,A模式光圈不變,
相機會自動調慢快門,拍起來進光量增加,照片會比較亮。

而在M模式,大部份設定都是手動,所以EV值變成參考依據,
光圈快門ISO調整後,Ev值會反應曝光是不是正確,在0時就表示正確曝光值。

簡易的步驟:
曝光設定
用A模式->光圈調到F2.5->(快門慢於1/50s時,調高ISO)
對焦
半按快門對焦於眼睛->平移相機構圖->按快門
taini wrote:
這個您要看刻度表,M...(恕刪)


大大 謝謝你講解 聽你這樣說 我受益良多

我之前有聽說 光全開大成像會比較差吧?
還有我還是搞不懂 16:9跟3:2差別
大大教我對焦方式如果是拍1人以上不行吧
noending wrote:
買個轉接環 轉老鏡...(恕刪)


M42 Takumar我也很推,是我第一個老鏡,也是唯一沒賣掉的老鏡(其他都賣了),加轉接環才4千多,又有收藏價值所以捨不得賣
不過A77鏡後距是多少? 可以轉接M42嗎? 我都是轉接NEX跟現在的A7系統使用的

給你參考我之前拍的Takumar

DSC01143 by 寸骨, 於 Flickr
1.我之前有聽說 光圈全開大成像會比較差吧?
不是這樣,光圈全開,是景深範圍較淺,無法全畫面都很清晰,
只要能把主題控制在景深內,成像也會好。
有些較貴的鏡頭,就算全開時,景深內影像銳利度還是很好。
通常初階一點鏡頭,可能會需要降一兩階光圈。

2.16:9跟3:2差別
A77的感光元件是3:2,如果指定16:9,上下會被裁切

3.拍攝多人時,拍攝者與被拍的人距離也會較遠,
相機與拍攝主體拉開較遠時,景深範圍也會加大,
一樣可用眼部對焦方式拍攝,如果景深不足時,可縮光圈來加大。

去用景深計算器算算就能了解,焦段,光圈,相機與對焦點距離,景深是不同的
http://filitov.twcat.org/camera/depth.htm

景深的通則
相同的對焦距離:
光圈大,景深小(例如F2)
光圈小,景深大(例如F8)

不同的焦段:
長焦段,景深小(例如135mm)
短焦段,景深大(例如35mm)

同樣的鏡頭,不同對焦距離:
距離近,景深小(例如1公尺)
距離遠,景深大(例如5公尺)

sc85104 wrote:
老鏡 成像好嗎? ...(恕刪)


老鏡跟現代鏡 您可以上網做點功課

我有Sony A環 約10個左右的現代鏡
但日常拍攝我主要還是使用老鏡

然而 手動對焦跟自動對焦 手動對焦配合峰值 對焦好對多了
之前用a33搭35mm/F1.8 拍出來的人像挺銳利而且準焦
但後來改用a77m2,同樣這顆35mm/F1.8卻有移焦的情況發生
實際測試後,發現對焦點會稍微往後移一些

因為a33賣掉了所以也沒辦法測試是否是鏡頭本身移焦故障
不曉得版上的各位有沒有跟我一樣的狀況發生?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