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7s] 我的第一次婚禮記錄[圖多] 另外A7系列婚攝大樓蓋得起來嗎?

kuobba003 wrote:
拉高 iso , 降低出力

上柔光罩

跳閃


以臉上無油光為目標

宴會場地尤其需要拉 iso , 避免背景黑媽媽

另外要注意光源 , 避免雙色溫




看了上面幾點,我真的是新手

但覺得臉上無油光這點也真的是要注意~

"拉高 iso , 降低出力" 降低出力是指臉部不要那麼銳利清楚的意思嗎?

"注意光源 , 避免雙色溫" 這點不太了解

繼續貼






無限重生 wrote:
我只有一個小閃燈不太...(恕刪)


他們所謂的打燈打得太硬

就是閃燈的光太集中,因此會有明顯的亮與暗,反光與陰影

有明顯的方向性,大家一看就知道閃光燈從哪個方向來的

因此
1.大家盡量減少直射到人物(目標)的光,以及
2.希望光藉由屋頂或是牆壁反射到人物(目標)
來降低直射與(反射+漫射)的差距,讓我更均勻的散落在人物(目標)上面

為的是更貼近現場的光源~~讓人以為你沒有用閃光燈


方法還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例如反光板、兩隻以上的閃燈+補償
或是乾脆不打閃燈,直接拉高ISO硬幹

簡單解釋,希望您會稍微知道他們的意思


我真的覺得無限大因為是直接從手機拍攝無縫接軌上A7S
拍攝上比較沒有匠氣的味道,因此覺得更賞心悅目

Weilli wrote:
他們所謂的打燈打得太硬

就是閃燈的光太集中,因此會有明顯的亮與暗,反光與陰影

有明顯的方向性,大家一看就知道閃光燈從哪個方向來的

因此
1.大家盡量減少直射到人物(目標)的光,以及
2.希望光藉由屋頂或是牆壁反射到人物(目標)
來降低直射與(反射+漫射)的差距,讓我更均勻的散落在人物(目標)上面

為的是更貼近現場的光源~~讓人以為你沒有用閃光燈


方法還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例如反光板、兩隻以上的閃燈+補償
或是乾脆不打閃燈,直接拉高ISO硬幹

簡單解釋,希望您會稍微知道他們的意思


我真的覺得無限大因為是直接從手機拍攝無縫接軌上A7S
拍攝上比較沒有匠氣的味道,因此覺得更賞心悅目


謝謝W大解釋的超清楚

有了解強硬的意思了,會去多多揣摩光線的學問

"沒有匠氣的味道,因此覺得更賞心悅目" 這點是好事嗎

但前輩們的評語我都會放在心裡

繼續貼~











無限重生 wrote:
就用照片看故事吧.....(恕刪)



第2張 在南港軟體園區 園區街的某商務旅館..

無限重生 wrote:
謝謝W大解釋的超清楚...(恕刪)


拍的很好
一些細節樓上都有說了
有幾張燈打的太硬
多拍幾次,應該會越來越上手
llzxc_1998 wrote:
第2張 在南港軟體園區 園區街的某商務旅館..


沒錯喔 婚禮則在典華大直

esp1038 wrote:
拍的很好
一些細節樓上都有說了
有幾張燈打的太硬
多拍幾次,應該會越來越上手


謝謝指導
燈打太硬這點我會好好謹記在心,以後才能克服~


繼續貼








感覺有點暗沉、不均勻,燈法要臨機應變!
有張後面有男生的四周壓的太暗,不是拉暗角就是好!
倒紅酒很可惜有雜人,表情不佳,應該有其他張吧?!
不是不能引導,"順勢"是重點!基本上抓拍能力是重點!
機器,要了解他的極限在哪!

啊民用 wrote:
感覺有點暗沉、不均勻...(恕刪)



感覺有點暗沉、不均勻,燈法要臨機應變!
啊民大,我還沒抓到訣竅,關於光線的應用,我使用的是i40閃光燈,說上手也是還沒,燈法拍攝這個時只有直打~
怕光線不足說燈法到是沒有半樣,至少先不要不足光~

有張後面有男生的四周壓的太暗,不是拉暗角就是好!
四周太暗的那張是因為要掩飾他們(因為喀到他們順便明顯主題)

倒紅酒很可惜有雜人,表情不佳,應該有其他張吧?!

這個是彩排的記錄,後面還有拍到~

不是不能引導,"順勢"是重點!基本上抓拍能力是重點!

引導部分還在學習中~

機器,要了解他的極限在哪!

不懂意思

繼續貼,後面有他們請的會場婚攝(包套的) 我算是專心的拍攝前面的三分之二,後面為了讓花錢的婚攝有良好構圖空間,所以後面有構圖不佳~可以鞭小力一點








感覺第一頁光比較柔和
後面有許多太硬了

另外有些構圖會稍微偏左或偏右,可能要裁切一下(一下偏左一下偏右,不知道是拍得很急or沒看好就下手)

但整體而言,小弟認為光線運用上相當不錯(沒有死白也沒超暗)
常常有新婚悲慘照,那真的修到失真可能還修不回來。

無限重生 wrote:
就用照片看故事吧.....(恕刪)


第一張讚!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