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SONY A-mount 已死??


白金之星0117 wrote:
4/3和M4/3系統...(恕刪)

我覺得A環不可能消失的
鏡頭雖然SONY目前沒甚麼出A接環鏡頭
可是西格瑪 騰龍 這些副廠卻是一直出好鏡
看西格瑪18-35 F1.8跟騰龍150-600這些例子就知道
這些都是C,N,S三家原廠沒有的規格
這些副廠鏡不但便宜還大碗
即使是SONY出了高價原廠新鏡
也不見得有所有人都買單
我認是不少C N家的佣家也只用副廠鏡
只要有出新機身就不怕沒鏡用
反正副廠很多鏡

大家會有E環取代A環的想法
最大原因是輕量無反SONY是最大市占率贏家
而A接環卻是傳統單眼老三的市占率
所以不能說A接環會消失
只能說SONY把火力集中在E環
畢竟廠商西瓜挑大邊
營利至上

其實大家應該慶幸還好E接環賣得好
如果連E接環都賣得不好
SONY單眼事業部早就收掉
至少E接環有賺錢讓A接環也得以活下來

A 環當然不會消失,連 M42、QBM、Contax 這些屍骨已寒的接環都沒有消失,A 環怎麼可能消失?

A 環就算 Sony 完全不出新鏡,還是有副廠和舊的鏡頭可以用,怕什麼?

被爹娘遺棄的孩子只是會傷心,但總有辦法活著。
白金之星0117 wrote:
4/3和M4/3系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恕刪)



那不該是SONY活生生的例子
坦白說那是片幅先天上的限制
沒有人會為了些些些微畫質上的差異,出門還同時帶著43與M43
(除了那些O家鐵粉及那位與O家共生的O神外)
而且隨著M43發展成熟,剩下的差異也許只剩那幾顆SHG傳奇
然而即使M43鏡頭或許未能超越那些神之光,
但也一在在展現Pana與奧林的造鏡工藝
不久將會有兩套三元,
高品質的O 7-14/2.8 40-150/2.8 pro
體積與畫質平衡的Pana 7-14 12-35 35-100 及O家12-40 pro
配合GM1這種隨身機 還有12-32 35-100超迷你kit
更別說成群定焦鏡,相較其他家這是何等幸福
這也是M43現階段的競爭優勢
扯遠了.....

回過頭來...全片幅結果可以不一樣
即便像GH4/EM1的對焦如此優化
但像1DX D4 5D3 D810 還是有他無可取代的優勢
或許A接環不必走向歷史,只要專注於高階機種
A接環
A99 II 高性能耐候 及 A88 高畫素
當然也得先更新16-35II 24-70II (畫質&耐候防塵防滴)
E接環也不必急著發展A9,可以
A7(創新) A5(輕便)
頂多插個A6(較A5稍大,對焦稍快,內建EVF)
而APS就致力朝向GM1那樣小型隨身機化
這樣的產品線是完整無懈可擊
就算無法撼動C/N職業市場,但絕對可以蠶食鯨吞一般用戶
因為再也不需要去養兩個無法資源共享系統...
當然吃一般用戶前提...人像發色還是要像C&F家討喜一點

反觀佳能...也不需把過多資源投入微單
只要一台入門級全幅微單及EOSM 對焦優化至EP5等級,
應該就可收復被M43 NEX搶走的客群
....怎麼半夜了還在做白日夢
加油...SONY,
不想再 出國還得帶5D3 + M43雙系統了
A-mount不是早就死了嗎?
Sony只是不說而已(SONY已決心要當EVIL的王者,目前的布局很清楚啊).
看看 A-mount還會不會出低階機身,就知SONY的決心到那吧.
明年年底買台A77 II壓壓驚,我的D7D都用了八年多,A77 II沒太短命的話,好歹也用個八九年,至於十年後要買什麼相機,十年後再說。
斬釘截鐵的說:個人不覺得A環會死。

至於什麼要叫做「死」,只怕是每個人定義不同。


商人總是在商言商。

如果,E環今天在市場上大受歡迎,銷售成績屢創新高。

那麼,這個當紅炸子雞被投注許多資源與關愛,無可厚非啊。

不過...A環的旗艦機種,向來都是SONY技術驗證的主力。
(個人覺得A99的表現相當稱職,當然賣得好不好是一回事)

再者,在對焦這塊,A接環還是有它的優勢在(除非SONY今天把那片半透鏡拔了)。

要跟幾家大廠火拼,說實在還是A接環才扛得起來啊~


出機速度慢了,不也是好事嗎?常常有人機海機海的喊,現在可以讓你心無旁鶩了。

出鏡速度慢了,同理,不過E環除了老鏡,新鏡質量也都不足,讓他們先趕上吧~

至於A環已死...等真的死了再說啊~呵呵呵


PS.能不能請大學士把E環的小三元尾巴改一下,套上去給A環當小三元啊~(被巴頭
sony A-mount已死是甚麼意思
是鏡頭不夠用還有機身不夠強
還好沒有手滑A99...

如果沒有A環 那我也會忍痛跳槽到C家....
講真的
以現在a環看不到任何遠景
不論機身或鏡頭
都是一堆謠言
還很神奇的這次photokina沒有出現傳聞中的a99M2
就馬上有人回文說是今年發表太多強機
要蓄積能量待明年再爆發
搞的好像大家都有認識的在日本SONY本部一樣
也難怪現在一堆人去當算命師
反正說法永遠可以跟著結果改變阿

看現在二手a鏡價格一直跌
整批出售的比例也增加了
也不難看出愛好者的失望
但這對於我這只撿二手品的愛好者來說是利多啦
反正也不打算當三手品再賣出了
我在等16-50 SSM跌到萬元左右
(話說現在有批人在反應16-50 SSM也跟小蔡一樣出現蔡花現象......)
放慢開發吧
現在主力 E 環很正常 想當初還被笑是過渡時期產品 當時A環正夯
無反市場確實是sony較賺錢的
因為可以輕薄 這也是趨勢
但是曾幾何時大感光元件高階DC也漸成風潮
更加深 A 環放慢腳步 雖對A環用戶不好
但是畢竟商人如果不順風潮走 倒地的不會是消費者 是他們...
誰知道過幾年 A環是否再度重現風光?
uhan wang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