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與 A7 + KM 17-35 的蜜月 - 歐洲自由行

第四站 羅馬

離開了佛羅倫斯, 搭上了 Eurostar Italia 高鐵往羅馬出發. 一路上經過托斯卡尼, 酒莊和橘紅色小屋的鄉間景色很美:



可惜這次只路過… 下次有機會絕對要多花幾天在這裡度假. 高鐵很快的約 90 分鐘就到羅馬車 Termini 車站了. 旅館 Check in 梳洗後, 馬上坐地鐵往羅馬的第一景點 – 羅馬競技場出發.

再次見識到了人山人海 – 光排隊進去就要兩個小時, 還好網路上先訂好票了. 在下午一點的導覽開始之前, 我們先到了對面的古羅馬廣場:



入口處的提圖斯凱旋門, 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為記念當年摧毀耶路撒冷所建... 大好的天氣讓人感覺很舒服.

繼續逛著古廣場, 充斥著各個神殿的遺跡, 以及古政府的建築物, 不難想像當年古羅馬的繁華… (兩千多年後又變得人山人海):



逛到忘了時間, 急忙在 12:50 衝回競技場 (從廣場的最裡面跑過去有一小段), 外面先來不及拍照了. 英語導覽的小姐滿親切的, 一進到廣場內, 我們被內部的雄偉所震攝:



導覽員詳細的解釋著競技場的歷史及用途, 白色的部分為當年競技場的平台, 而地下室則為各種野獸和 gladiator 所待的陰暗潮濕的隔間, 由人工的升降平台讓它們出現在競技場上 – 馬上想到快要 15 年前的電影神鬼戰士 (感覺好像沒那麼老….呵)

從古競技場外透視外頭的現代建築和汽車:



逛了快兩個小時後, 該是往下一站出發的時候了, 來到競技場出口:



因為目前競技場約 50% 的外觀在整修 (被腳手架包圍), 有點難拍… 這次碰到這樣的情況還真不少

下午接近傍晚則跑了兩個在競技場附近的小景點, 第一個為聖彼得鎖鏈堂, 裡面有聖物 – 聖彼得的鎖鏈, 還有米開朗基羅著名的摩西雕像, 值得一逛.

第二個小景點為聖克萊門特教堂:



這個不起眼的小教堂, 其實非常特別. 這是座 12 世紀建的教堂, 但它地基為一座 4 世紀所蓋的教堂, 再往下一層則是西元 1 世紀羅馬人的豪宅, 還有一座異教徒的神殿. 這樣的地方讓人深刻體會 – 羅馬不虧為永恆之城, 經過如此長久且多元的文化 - 大推的景點! 有導覽會更棒 (我們是不小心偷聽了幾個外國團的響導… 呵)

第二天的主要行程為梵諦岡, 從我們在 Termini 附近的旅館散步過去約 30 分鐘. 一路上會經過一些景點, 快到目的地時會經過著名的聖天使堡及聖天使橋, 為 2 世紀建成:



終於到了梵諦岡, 聖彼得廣場的入口:



我們正想可能平日就那麼多人, 不過越看越不對, 有很多救護車, 警察, 免費的礦泉水, 架設大喇叭… 問了一下 - 原來這兩天剛好要冊封兩位前教宗為聖人… 可能會湧入近百萬人的人潮 (驚) 看到排隊要進聖彼得大教堂的人多到嚇人, 我們就先往有先訂了門票梵蒂岡博物館出發:



後院的獅子雕像都是從埃及運(搶)來的:



梵諦岡的博物館展示甚多, 收藏量及其價值不亞於羅浮宮. 但有很多人/團似乎目標只有西斯廷教堂 - 就一直往前走 (人也很多), 像梵谷著名的 ”聖殤” 畫一不小心就會錯過…



不過… 西斯廷教堂果然名不虛傳, 米開朗基羅的壁畫細緻的讓人嘆為觀止, 立體感也很棒 (照片難以表達啊…):



裡面是不能拍照的, 還是偷拍了幾張… 回來仔細看這顆 KM 全開的邊角還真是軟... 不過有拍到最重要

滿足地逛完梵蒂岡博物館已經五點多了, 想出來可以到聖彼得大教堂內逛逛, 聽國外朋友建議是 6 點左右進去比較好, 因為快關門了 (一般為7點關門), 就幾乎不用排隊… 沒想到這兩天是特殊日子, 我們約 5:30 到了入口, 警衛說聖彼得大教堂今天關門了, 要準備冊封兩位前教宗的儀式… 明天也不開門… 大殘念 … 不過就是這樣才會下次再來吧!

到附近出名的 Hedera 吃了 gelato 安撫一下沒看到聖彼得內部的遺憾:



很讚, 是我們在義大利幾乎每天吃 gelato 裡面最好吃的… 老老闆又很親切, 不會說英文還拖著椅子請我們坐, 跟我們比手畫腳喇勒… 之後我們上了地鐵滿足的回了旅館

最後一天則選了羅馬的幾個有名的景點, 還是主要以走路為主. 第 一站為出名的藝術家貝尼尼 18 世紀的雕刻大作 - 特萊維噴泉:



非常的精緻, 為羅馬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水池.

接下來則走到了萬神殿:



果然到處都是古蹟的羅馬… 西元前100前後所建造的萬神殿, 頗為壯觀. 近代的運用為義大利自文藝復興時期起的數位名人如畫家拉斐爾的公墓就在此處, 也當教堂使用.

中午到附近的納沃納廣場逛了一圈, 在附近市場旁的一家小店Forno Campo de' Fiori 吃了披薩 – 非常好吃, 他們的長型披薩是秤重照公克在賣的, 超級香脆, 大推.

下午則到了非常熱鬧的西班牙廣場繞街, 喝咖啡… 很輕鬆地度過了這個下午, 往回 Termini 出發



早了一些回到了旅館附近, 準備隔天往雅典的行程.
拍得很棒,賞心悅目

另外也可以看出MINOLTA的鏡頭確實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Nikon FE/FM2 , Nikkor AIS 24/2.8 , 28/2.8 50/1.4 , 105/2.5 Canon EOS 30D , Sigm
第五站 雅典

一大早上了 Aegean Air 的飛機, 約兩個小時到了雅典. 放下了行李後就迅速展開了滿滿一天的行程, 因為在雅典只待一天一夜.

馬上就往雅典最著名的衛城出發, 旅館就在後門的入口. 進去後第一個經過的遺跡為狄俄倪索斯劇場:



這次歐洲旅行真的是越來越往古代走, 這個西元前 6 世紀完成的劇場當年居然能夠容納 17,000 人…

往衛城和著名的巴特農神殿走, 遇見了好幾隻小狗小貓:



經過了衛城山城門, 第一個入眼簾的是厄瑞克忒翁神廟上著名的女像柱... 到這邊 17-35 有點鞭長莫及:



後來逛衛城博物館才知道外頭這幾隻是複製品… 本尊們為保存只好放在博物館內

轉角後就是舉世聞名的巴特農神殿… 非常壯觀:



與我們經過的競技場, 凱旋門一樣在整修, 但… 巴特農的起重機是在神殿的正中央… 不過還是不損它的壯觀, 也希望現在的苦功能讓後人繼續了解這 2600 年前建成的偉大建築

衛城上的風景很好, 是雅典的制高點, 用一下鮮少用到的清明上河圖模式:



逛到約上午 10:30, 下了山, 走到後門附近的 Fresko 新鮮希臘優格店:



在網路上還滿有名的, 有三種優格底可以選 (淡到濃, 牛或山羊), 配上鮮甜的醃水果和烤過的堅果 – 當早餐很讚.

快速地解決後, 到了附近的衛城博物館, 很特別的建築, 建於考古基地的正上方, 下面還有考古員在挖掘:



正門的走廊擺滿了許多超過 2000 年歷史以上的文物:



而且人不會太多… 跟我們經歷的人山人海的西歐各國比起來舒服多了

頂樓可以挑視雅典衛城本身:



頂樓特別為保存巴特農神殿的遺跡所設計, 內部的四面剛好對應巴特農店的四面, 並擺著從神殿的四周所保留下來的遺跡 (但最經典的諸神像的一大部分被拿到大英博物館後… 兩國從 1980 年吵到現在)

逛完博物館後, 往市區走經過了另一個古蹟哈德良圖書館, 裡面居然有許多烏龜 (應該很有靈氣… 呵):



隨便吃了點東西, 繼續往前走, 不小心就逛到了凱拉米克斯:



凱拉米克斯是古雅典市區的邊緣, 還有為主要的墓仔埔, 有許多紀念的雕像. 烏龜比剛剛更多, 看來更有靈氣… 剛經過就開始下大雨, 還好這邊也有個小博物館可以進去躲雨:



凱拉米克斯裡面著名的大理石公牛象, 也是墓碑.

坐了20分鐘後天氣也好了點, 到凱拉米克斯裡面走了 15 分鐘後也有點累了, 跟老婆到附近的 Hammam Baths 土耳其浴和按摩. 體力恢復後 Hammam Bath 有提供休息的地方, 茶和精緻的土耳其點心:



放鬆完後, 接近傍晚 5 點的時候, 我們慢慢走到了古安哥拉遺址, 此處為雅典的古市集. 裡面的赫淮斯托斯神廟為雅典的古蹟內保存最好的, 還是保有 2500 年前的樣貌:



最後則到了旁邊的阿塔羅斯柱廊, 在 1950 年代做了完全的重建, 做為雅典市集博物館. 重建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能夠看到原來當年的精緻無暇的原貌:



一天跑了這麼多點我們也累翻了, 走到了旅館附近的傳統餐廳 Taverna Psarras 慢慢享受雅典夕陽和晚餐:



一邊跟老婆計畫明天到聖托里尼想去的地方
第六站 聖托里尼

聖托里尼其實離雅典坐飛機約 30 分鐘, 約 200 公里遠. 本有考慮要坐船, 不過考慮要一大早 6 點多坐到約中午才到, 還是坐飛機比較實在.

等行李時發現韓國和香港的遊客很多, 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 NEX 系列的占有率超高, 約有一半的亞洲來的年輕旅客都是用 NEX + 16-50, 讓我有點想念用 NEX-6 和 7 的日子... 比現在的組合輕多了.

旅館派了親切的司機來接機, 往伊莫洛維里的旅館出發. 老婆很喜歡的可愛的房間:



伊莫洛維里為非常小的鎮, 距離主要的中心費拉步行約 30 分鐘. 風雖然超大, 但我們還是決定走到費拉去吃午餐, 一路上享受聖托里尼的教堂風光和無敵海景:




清明上河圖還是有派得上用場的地方:



因為島上崎嶇的路和陡斜的坡, 很多當地人都是用驢子載運, 連建築用的工料也不例外:



在費拉吃了當地著名的 Lucky’s Souvlaki 的希臘烤肉夾餅 – 超好吃, 餅烤的脆, 豬肉香甜多汁, 還夾了剛炸好的粗薯條… 2 歐元的美味超讚.

在費拉逛完街後, 走回了旅館, 享受旅館的無邊游泳池. 雖然風大有點冷, 我們還是跳了下去:



旅館很小, 只有約15個小屋, 感覺乎被我們包下來了, 都沒有其他人. 之後喝了一杯熱騰騰的咖啡, 坐在陽台, 享受聖托里尼的陽光, 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醒來後一下就接近黃昏了:



準備出去吃飯, 到了旅館推薦附近的創意希臘菜 La Maison. 一樣是在懸崖上, 能好好享受日落. 我們很喜歡的前菜焦糖大章魚腳:



外面煎的焦香, 帶點甜味, 裡面是嫩嫩的新鮮章魚. 另外一定要推的是聖托里尼當地釀造的小黃驢啤酒, 帶有很棒果香味, 又順口:



滿足地回到旅館, 沒想到附近剛好有人在放煙火:



煙火後的伊莫洛維里的很安靜, 讓我們睡得很甜.

隔天早上服務生到了我們房間的陽台, 端上剛準備好的早餐 (老婆的蛋餅已經偷吃了一口):



用完餐休息了一下, 準備去 Skoras Rock 懸崖去逛. 沒想到天還變得真快, 剛到旅館最上面往街上走就整個天都陰了:


風越來越大, 但我們還是想出去走走, 至少要見識一下 Skoras Rock:



天氣好的話可以一路走到岩石上, 不過風大到我們都走不直了, 雨也越來越大 (鏡頭前玉都滴到不少雨了), 只好遠觀. 之後到附近的鎮上去逛了逛, 聖托里尼的教堂們真的很特別



雨中島上特別的小徑也是很有味道:



之後天氣還是沒有好轉, 我們就在鎮上逛了整天觀光. 下午休息, 計畫一下隔天要到伊亞小鎮的計畫.

隔天旅館送了我們到了伊亞, 第二間的旅館的大廳很可愛:



很感心的幫我們免費升級到了有陽台 Spa 浴缸的房間:



親切的酒保在我們到房間後送來招待的水果和白酒:



伊亞的風景和伊莫洛維里又頗有不同:




當地的小鎮很有風味, 很多很精緻的小店, 還有很多可愛的小狗小貓:



中午休息的餐廳, 窗外則是可以看到聖托里尼較少開發的另一端:



吃完午餐後繼續逛小鎮, 一路走到了觀賞日落的點, 先探勘一下晚一點要來拍日落的地方:




下午回了旅館休息了一下, 享受一下陽台上的海景浴缸. 約 7 點出發往日落點. 接近黃昏的伊亞小鎮:



小小的日落點人山人海, 風也很大, 但大家都耐心的等到了太陽沉到海平面的這一刻:



日落後被染成紫色的聖托里尼:



滿足的看完日落, 回到小鎮上:



往當地的名店 Floga 吃晚餐:



當晚的甜點 - 火焰烤布雷:



聖托里尼的餐廳的品質都很不錯 (在義大利反而有踩到幾次雷), 旅館服務是我們在歐洲碰到最好的, 加上這樣的風景, 不虧是悠閒度假的聖地.

回旅館的路上, 沒有腳架的夜景 (靠了圍牆一下):




有點捨不得離開這樣的美景, 但晚上還是得回旅觀收拾行李, 準備隔天到土耳其.
拍的太漂亮了,張張都很有臨場感.KM 17-35表現超乎想像的好.當然,構圖也是一極棒.
看大大的照片很舒服是份享受.
bbchen07 wrote:
拍的太漂亮了,張張都很有臨場感.KM 17-35表現超乎想像的好.當然,構圖也是一極棒.
看大大的照片很舒服是份享受.


謝謝 bbchen07 大賞圖 :)

我是參考了以下的超廣較鏡比較:

http://kurtmunger.com/super_wide_zoomid99.html

考慮到價錢 (約是 CZ 16-35 的 1/6), 重量 (CZ 850g vs KM 430g), KM 體積也算小的. KM 17-35 雖然抗耀光和邊角表現差了點, 不過縮到 f/8 左右是可以接受的. 以旅行的考量是不錯的選擇.

好景真的是要好機好鏡相伴。
我都不能出國。
KM1735無用武之地。
很棒的遊記!謝謝分享!聖托里尼真是美啊。。。
gelinma wrote:
好景真的是要好機好鏡相伴。


歐洲真的是讓 KM 1735 派上用場的好地方... 希望 gelinma 大能以後有機會去走走

anphoto wrote:
很棒的遊記!謝謝分享!聖托里尼真是美啊。。。


謝謝賞圖! 聖托里尼真的很棒, 我們兩個都很喜歡, 能讓人好好放鬆的好地方, 東西也好吃.
第七站 伊斯坦堡

告別了聖托里尼, 隔天搭了飛機, 往回雅典轉機往伊斯坦堡出發. 到了伊斯坦堡的機場… 排了這輩子最長的過海關, 大概排了 2個半小時… 不誇張, 大概有 15 班飛機一起到, 海關閘門又只開一半… (等過幾天老婆的照片們處理一下再跟大家分享). 只能說是不虧為人口接近 1500 萬人的都市.

由於在伊斯坦堡只有一天多一點的時間, 我們也是安排滿檔的行程. 第一個景點為15世紀起蘇丹的住住 - 托卡比皇宮. 旅客人數甚多, 不亞於歐洲的景點:



首先到了蘇丹的後宮參觀, 內部的天花板和壁磚十分精緻:



聽解說員說到蘇丹的後宮在鼎盛時期有上百名妃子, 稍微輸中國皇帝一點…

此處茶室內的花窗玻璃又和我們在西歐各國所見大有不同, 很有鄂圖曼的味道:



蘇丹的院子, 雖然玫瑰還沒開, 但春天讓人感覺很舒服:



宮內的一間蘇丹私人廳, 依然十分精緻:



巴格達宮的水池一角:



托卡比內部還有很多文物, 以前進貢蘇丹的寶物還有一些古羅馬帝國留下來的聖物, 很值得好好逛, 我們約花了 3 個多小時.

逛完托卡比後, 往聖索菲亞大教堂出發, 到了中午走到有點熱, 剛好有在賣西瓜的小販 (還真豪邁的切法):



很快的就來到了有 1500 年歷史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不虧為歷史悠久的教堂, 非常壯觀. 有點遺憾的… 內部還是在整修, 內部約有一半被鷹架遮起來, 盡量找了適當角度拍… 不過剛過中午的陽光還真強:



壁上的聖畫和柱子上的伊斯蘭書法圓盤, 形成各種不同統治伊斯坦堡的力量及文化的強烈對比, 且不難想像當年的金碧輝煌. 精緻的壁磚和大理石地板也充滿歷史的痕跡:



逛到了樓上, 著名的三聖像, 被視為中古世紀圖畫復興的起點:



深受不同文化的洗禮的感動之後, 和老婆到附近吃了點當地的土耳其菜, 到了旅館休息. 很有味道的旅館, 也很貼心地在床上留下了小點心:



隔天的第一站為地下水宮殿, 原本為君士坦丁大帝所建的雄偉宮殿, 而之後改成為地下蓄水池, 成為伊斯坦堡的主要供水點. 入口不甚起眼, 請認明金色的招牌 (有西元 532 年的就是了):



一共有300多條巨柱支撐著古老的蓄水池:



很特別的體驗, 裡面充滿了神秘感, 還有著名的倒著梅杜莎石像. 有來伊斯坦堡的話一定要來看看.

下一個景點為著名的藍色清真寺, 約有 500 年的歷史, 被稱為鄂圖曼的傳統時期的最後一個偉大建築:



內部吊燈和精緻的天花板相輝映, 很美:



還在禱告的人們:



離開伊斯坦堡前, 到了著名的土耳其甜品店 Hafiz Mustafa:



如招牌上所寫的, 此處為 1864 年就開始經營的老名店了, 裡面甜點的選擇非常的多, 有點看的眼花撩亂:





最後跟老婆選了幾個甜點, 有精選土耳其軟糖, 開心果和巧克力凍, 以及幾個堅果餅 (不小心還是點了太多一點):



都很好吃 - 尤其是土耳其軟糖, 本來我是不喜歡的, 因為以前在別的地方吃的都覺得太甜太軟. 但 Hafiz Mustafa 的只是微甜, 充滿著果香/豆香味, 而且嚼勁很棒 – 一定要推一下, 伊斯坦堡有三家分店, 有機會去的板友可以 Google 一下.

上了計程車, 上了晚上的飛機, 朝杜拜出發, 再轉機往馬爾地夫.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