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yulaikit wrote:A7S的1220萬像...(恕刪) 這裡會有一些困惑,是在於不懂背後原理。1.首先250或300dpi是如何定,他是在於人類在近距離肉眼的解析力限,大約是0.1mm。25.4/250 ~ 0.1mm,所以一般對於小尺吋照片或物品,大多是訂在這個標準左右,太高就沒有太大意義。2.另外用畫素去考量,在於本身影像並不是連續性類比圖案,他是非連續性以數位紀錄。影像畫素再放大一個界限會出現鋸齒狀這種非連續。但是不同片幅的影像物理尺寸是不同,所以這裡面畫素代表意義也是不同。這個也是即使同樣畫素,不同片幅對於細節與解析差異。也就是越小片幅,本身是等於壓縮率很高畫面,要輸出時候,再放大更大倍率,其影響遠勝過作小片幅的鏡頭提高的部分。只是片幅較小,其焦距與體積可以大幅下降,因此整體這個是過去攝影史會走向小片幅為主流,但是追求畫質還是選擇較大片幅。也就是一般來說,輸出越大張本身其實觀看距離就越遠,本身肉眼解析力就會降低,就不太需要同樣輸出標準。像之前12MP D700與同樣大小35mm底片的F5輸出大樓尺寸。
公司經常在印A3或A3*2的橫拼接海報、偶而也有A2海報,一般AI尺寸排好後,都直接丟300dpi給印刷廠(不得以,300 dpi 高解析圖也OK),他們印刷或輸出時,電腦排版調整後就可以不用擔心圖像上的耗損了,印出的網點除非很近看(50公分內),成像是都可接受的。*當然,輸出機跟印刷機的點數有差別,但如果是照片輸出機,密度會好很多另外查了婚紗輸出的尺寸,一般用像素來計算的話,1000萬畫素大約可以到50~60吋(極限)內的輸出結果,都可以被肉眼接受(清楚分辨被拍攝形體)
crazyx wrote:公司經常在印A3或A...(恕刪) 向量圖自然是不會耗損,不過照片就難免了.1000萬畫素大約可以到50~60吋(極限)內的輸出結果... 1000萬畫素若是長寬1:1的檔案,不到3200X3200,以50吋輸出僅約64dpi,若不補插點,有點少.
cckm wrote:這話怪怪的........(恕刪) 就是指同樣畫面,越小片幅,本身就是需要用實體焦距越短的鏡頭,獲得一個較小投影畫面。我們知道,在同樣距離下,焦距越長,其放大率是越高,同樣一個75度視角畫面,M43片幅是要用14mm鏡頭,而大型相機需要用到150mm鏡頭。14mm150mm150mm+4X5"畫面這個也是為何大型相機很難離開腳架,不只是體積重量,本身焦距越長對於震動越敏感。因此,本身較小片幅和其他比較時候,輸出或顯示時候,是以一樣大的畫面做比較,當然很自然需要把這個投影小畫面放大。
diffusionless wrote:就是指同樣畫面,越小...(恕刪) 這應該是指等效焦段.如果大片幅兩千萬畫素,小片幅也是兩千萬畫素,所產生的數位照片都會是兩千萬畫素,所差異唯有畫質.而在相同等效焦段下,理論上可以產生相同視角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