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喔~小弟原本是S家A接環,己經出掉A850跳D610,沒想到過年前買的,過年後就降5,6千,不過也沒辨法,這是為了北海道之旅,不得不先買,況且在樂天買有點數回饋七千多點,官網還送WI-FI和望遠鏡(送望遠鏡要幹嘛啊?,只好這樣安慰自己)當初也在A7,A7R和D610,考慮了很久,後來就單純為了N家的24-120 F4旅遊鏡,跳入N家說真的,小弟對SONY這種打壞市場的做法激賞,因為這樣刺激了C,N家,拿出更多牛肉,但是更希望當進入S家後,能夠繼續規劃更完善的鏡頭群,但是看看A接環的下場,目前似乎被冷凍了,望穿秋水的小三元和全幅旅遊鏡,連乳摸都沒聽過只是小弟雖然賣了A850,但是依然保有廣角蔡和小白,希望SONY在主打FE和E接環時,不要忘了還有A接環的用戶在等待著
玩攝影有一段時間的人應該不太會去買D600系列吧?D600手感大概D80 D5000等級花錢買D600系列還不如買二手D700或是忍一下上D800系列上了全幅玩得起全幅鏡的話 機身上面應該也不差那一兩萬才對D600系列怎麼看真的都不划算也不實在600系真的堪稱NIKON近年來最失敗的作品之一
我的感想是:全幅平民時代正式來臨了。雖然說早在前年(甚至大前年),大家都在預測全幅時代的來臨,當時還把價格寄託在Canon 5D3的價格裡。結果5D3跌破了大家的眼鏡,價格不降反漲。(和5D2相差太多)在龍頭老大Canon沒動作下,全幅平民時代似乎離我們很遙遠。雖說更之前的SONY有推出六萬不到的DSLR-α850應戰,但很失敗的不受消費者垂青,無法打壞價格。但隨著SONY推出RX1宣示全幅感光元件能在消費型相機實現。這意味的不是只有SONY有外星科技,而是整個日本的相機廠都應該具有這水平的技術(日本有相機協會的)。簡單說大家都在擠牙膏,但老是輸人的SONY,被迫先擠出來了。(必須開創市場,瓜分兩家資源。)於是震撼的α7豋場了,震撼的不是他的體積畫質(當然微單出全幅是個賣點),而是破天荒的不到五萬就擁有全幅機。這次,不再是雷大雨小,不受消費者垂青,而是真的有撼動到市場的結構。(其實M43系統、APS-C系統微單這一兩年來攻勢猛烈,各家的低階單眼幾乎都快招架不住。)但影響市場的架構有多大?其實我覺得可能有限。SONY α7要造就平民全幅時代,應該成效有限。但沒關係,Nikon適時的補上一臂之力。我想Nikon並不想也不願意看到平價全幅來臨,Nikon是萬般無奈下進行這次助攻的。會如此萬般無奈,心不甘情不願。自己跌的那一跤(D600製塵機事件),不積極的話,別說要幹掉Canon,沒準的被SONY追上也說不定。2014年,三大相機品牌,已經有兩個品牌的全幅不到五萬了。時代,應該是來臨了。
奇怪,發生在別家怎麼不會有一堆人跳出來說先打死自家APSC系統,鏡頭快點賣一賣,N家APSC要被遺棄了言歸正傳,降價是好事,A7這種價格開出來後連帶影響A6000售價,消費者要的就是這個,選什麼片幅都沒差,價格合理最重要話說天下本無事的降法是不是業內有什麼消息,索尼又要出什麼怪雞絲了,否則微單眼影響DSLR有限,感覺好像在清庫存,若無重大變革會嚴重影響下一代買氣,N家會不會已經從索尼拿到第一手新世代CMOS,以前看過一則報導S家為消平赤字所有新技術將提前一年釋放,CMOS也該是時候了,A6000不夠旗艦,AE兩系統9字頭又隱而不發,很可疑,純猜測啦
A 接環應是被 Sony 放生無誤了。種種跡象顯示 Sony 雖然用官方接環做出混合式接口的設計,但似乎只是為 E 接環鏡群未齊之前做鋪路。或許,「 E 環小三元、A 環大三元。E 環中小光圈輕便、 A 環大光圈拼畫質」是 Sony 的策略。但若不推出 A 環原生機種,A 環的未來性的確是有根據性的質疑。若 A 環原生機只是拿 E 環零件去組裝一台,那也只是換殼機...但當下似乎是 Ax000 機海優先。所以再一年後,A 環機就和 4/3 機身一樣下場了。而 A 環鏡.... 過幾年大概修改一下東西,裝在 E 環賣就好。反正沒人有 A 環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