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ony推出44x33的5000萬畫素中片幅CMOS晶片


widther wrote:
相機能做成規格化


N廠C廠都不會樂見這一個情況發生
沒有辦法獨佔市場 等於沒有錢賺

rivar wrote:
還好啦. 中片幅比F...(恕刪)


片幅大1.7倍

CMOS價格應該不是只乘1.7這麼單純喔

DIE SIZE那麼大,一片WAFER的錢在除那些少少的DIE數量

再把YIELD LOSS算下去,一定不只1.7倍
毛片, 通常會比較需要高解析一點..

因為若想製作畫面較具水準的片子, 縮圖使用才比較容易得到.

比如製作 720P 片子, 用 1080P 去拍毛片, 這樣才有裁縮圖的空間..


而且要拿去戲院放的電影, 它對解析的要求, 可是來的比電視高許多...


國賓大戲院擁有全台最大數位銀幕3DX影廳 (22m x 12m)

總不能讓坐在前幾排的觀眾, 全都在看馬塞克.


放映端只要上的來, 攝影端當然得先上去.

很多公司的會議室, 都有投影幕.. 現在看都嘛糊糊的.. 未來, 看會不會好一點..
路人甲㊣ wrote:
重點在 "CMOS...(恕刪)

Ccd生產良率,電量及工作溫度都不及CMOS
也是為什麼數碼中片幅大多局限在室內。
哈蘇急需在感光片上做一個突破
max33 wrote:
Ccd生產良率,電量及工作溫度都不及CMOS
也是為什麼數碼中片幅大多局限在室內。
哈蘇急需在感光片上做一個突破

看官網的 Hasselblad set to launch world’s first medium format CMOS sensor camera, 產品經理第一句是說: This pioneering 50 megapixel CMOS sensor camera is based on our H5D-50 model but will offer a faster capture rate; longer shutter speed capability and much greater ISO performance.

所以訴求重點就是 faster capture rate, longer shutter speed capability, much greater ISO performance 三點.

44X33是小一號的中片幅,對已經攻頂的玩家來說,算是平價,但少說也要好幾十萬(全幅的IQ180要價一百好幾十萬)。曾經摸過朋友的,雖然畫質和動態範圍強大到驚人,但這樣的價位……還是A7R加減玩就好^.^
現在是2024年了,平價中篇幅市場目前是富士GFX50系列跟GFX100系列為主 ,一些全片幅鏡頭可以轉接且覆蓋4433,中篇幅機身本身已現在技術 算是有跟上 ,但是對焦還是不太理想
50mp… 全幅都這個數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