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SONY E環,真的讓人期待...卻又不太敢下手買...目標還是在E環的全幅...但鏡頭又不支援...不過感光元件...如果真能位移在老鏡對焦上能結合 觸控+峰值對焦還加上O牌的五軸防震在加全幅的感光元件...老鏡的市場...我想是很大的一塊餅雖然是有點幻想,不過如果真的,那就太殺了.....
Horology wrote:我突然想到一點,大多數鏡頭在不同對焦距離的時候光學表現會有差異而如果是使用這種移動sensor的對焦方式是不是就能夠固定用最佳表現來成像?另外移動sensor可能會改變一些光學特性(ex.放大率)?...(恕刪) 換個角度想,sensor如何做到100%無精度誤差的前後移? 只要一絲絲誤差應該就會有類似光軸偏移的效果了吧
R6.2 wrote:sensor如何做到100%無精度誤差的前後移? 只要一絲絲誤差應該就會有類似光軸偏移的效果了吧...(恕刪) 這個應該不難,當初contax AX就連五菱鏡的光軸都可以跟著變動如果光軸可以跟著頃斜,那就不用買移軸鏡了,平移也可以做微距鏡想想每家口徑不同,轉接環應該還是省不了,那SONY要不要出各公版的轉接環,順便帶電子訊號,看能不能AF或VR之類的
Horology wrote:我突然想到一點,大多...(恕刪) Horology 兄:像平面移動本身是就是相當是整個鏡組移動。後面近代考量近距離像差修正,才會有浮動鏡組,作局部不同移動方式,也是針對主體不同物距之下,做不同鏡片位置來修正像差。所以即使您轉到一個最佳解析的鏡組組合時候,他也是1對1的物距條件下的設計。一旦您改變物距,那原本像差修正條件就產生變化。也就是鏡片的位置是一個物距條件對應一個鏡片位置條件。例如MP100來說,後面就是浮動鏡組,他的位移方式就和前面是不同!像自動鏡頭來說,內對焦60/2.8G來說,他是前後固定,內部分兩組對焦鏡組,一個往前,一個往後移動的方式來進行對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