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若出國只帶定焦,你會選擇...?

kuobba003 wrote:
小弟一直很好奇 F...(恕刪)



APS-C 只是一個門檻
FF 又是另一個境界的門檻..
要說留一手...
先天上來說..FF的門檻就是APS-C無法超越的
而感應器,處理器晶片等等造就感光品質跟ISO等差異...就算是相機的先天體質
鏡頭等級就是附加條件了...
好體質的相機+好的鏡頭=高品質的圖片(細節保留度佳,高感光品質佳等...)
普通的入門相機+好的鏡頭=好品質的圖片(與更上層的機種搭配的鏡頭拍出來的圖片品質仍有差異)
Jerry19901214 wrote:
sigma 20 1.8這支的畫質如何呢??
感覺比較少人在討論這支欸


Jerry大:
Sigma 20mm F1.8這隻,
畫質當然是比不太上蔡頭或是G鏡那種定焦鏡,
但好處是他的焦段與光圈,
不管在APSC或是FF上都是很好用的廣角鏡 (此鏡是全片幅用鏡)
剛出來時價位並不高,那時有幸買到一隻(還是一萬多的時候),後來就漲不少了
我從KonicaMinolta 的 D7D 就開始用這隻,
因為變焦鏡是用24-105,所以買20mm f1.8是拿來拍廣角的風景或建築,
並也會多帶50mm F1.4,拍街頭或人文特寫,

不過若是只有打算帶一隻的話,還是帶24mm的合適,
不會什麼拍起來都很小!!
想要特寫一點的取景,只好自己回來再裁切了!

若有帶兩隻的打算,
我覺得像我的20mm + 50mm不錯,
或是有其他人建議的24mm + 85mm也不錯,

下圖是我找的一些照片,不多張,因為現在常常拿nex5r了,
DSLR使用機率就少多了!!照片都是機身直接拍jpg檔

1.2 兩張是五月多時用D7D所拍
1. ISO400,F4


2. ISO400,F5.6


3.4 兩張是Nex5R加上轉接環所拍,是今天臨時接上去試拍的,都是 ISO400,F1.8
3.


4.
個人愛用組合: 24/35/75/135 (135等效, 若只帶一顆, 想都不用想一定是抓35)

nex apsc: 24/50, 短端加1018(touit 12/2.8), 長端M90/2AA或是M75/1.4頂著用~

kuobba003 wrote:
小弟一直很好奇 F...(恕刪)

就像是
巨人族跟人類的差別
例如巨人族身高就是最高10公尺~最矮7公尺
人類就是最高2.5公尺~最矮0.5公尺這樣的差異

其實以數位化的現在來說
APSC不應該畫質不好
應該跟FF相機擁有一樣的能力
只不過
每一家畫質都要追高
若以FF感光元件的大小來計算APSC的片幅大小
APSC的像素約為800萬畫素左右就是現在FF相機約2000萬畫素的表現
卻現在每一家相機畫素都要弄高
圖都要弄大
所以你懂
明明就是800萬畫素能保有最好表現
硬拉把他扯大到2000萬畫素
會變糊的
這也是為什麼APSC的畫質比不上FF的原因了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taiwan23175 wrote:
就像是巨人族跟人類的...(恕刪)


一直等待APSC 能可用ISO拉到6400,等到這時我不知道幾歲了

taiwan23175 wrote:
其實以數位化的現在來說
APSC不應該畫質不好
應該跟FF相機擁有一樣的能力
只不過
每一家畫質都要追高
若以FF感光元件的大小來計算APSC的片幅大小
APSC的像素約為800萬畫素左右就是現在FF相機約2000萬畫素的表現
卻現在每一家相機畫素都要弄高
圖都要弄大
所以你懂
明明就是800萬畫素能保有最好表現
硬拉把他扯大到2000萬畫素
會變糊的
這也是為什麼APSC的畫質比不上FF的原因了


不知道有沒有相機廠敢學 HTC NEW ONE ....

弄台千萬畫素的 APS-C 就好
雖然這是 Sony 版(以前也是用S家的)
但主題是帶定焦鏡出國,而最近出國也都是只用定焦鏡,唯一的不方便是重量
若樓主是全幅機,我自己的選擇:
N家的就帶 15/2.8 ZF2 或 24/3.5移軸 + 50/2.0 ZF2 + 100/2.0 ZF2 或 200/2.0,要拍人就帶閃光,不拍就不帶,三支定焦鏡搞定。
S家的就帶 24za + 50/1.2(或等50za出來) + 135za,一樣要拍人就帶閃光,不拍就不帶,三支定焦鏡搞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