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討論】後製色彩與RAW檔寬容度探討

感謝有人提出RAW過曝JPG降曝的秘訣,論壇本來就是提出問題討論的地方
當然能夠提出有根據的事物來佐證自己的論點最好,而不是丟出一句反對啥都沒解釋就跑了
這樣不如不要出意見來的好!!

lendliceex wrote:
這樣說是錯的...


edenxxx wrote:
另外,曝光正常當然是最佳,
如果無法曝光正常,則RAW要過曝、JPG要欠曝。
因為RAW欠曝調亮會出現雜訊,而JPG過曝則細節容易損失即使調暗往往也回不來。
所以拍RAW和JPG的思維是不同的。


前面說是對的...

不過會造成這樣子的說法,是因為現今沒有任何一台數位相機,能夠直接預覽RAW的曝光分布。
只能以套過機身風格的JPG來判斷,所以才會說RAW需要過曝(相對於機身JPG)
再則寬容度,這邊動態範圍其實很難去定義,但我覺得暗部雜訊破壞不可用的部分,必須扣除,所以圖像的Signal/noise比最重要,這影響到色彩的純淨與飽和度,所以我常高曝RAW而犧牲動態。這對後製色彩也是非常好用的。



lendliceex wrote:
並非每人都很有時間可...(恕刪)


說別人錯. 就把對的講出來不就好了

告毀謗上法院會比回覆正確答案更輕鬆嗎?
奇怪耶
可以為了一句不齒,花那麼多時間、打那麼多字
然後都不提出認為錯誤的原因

edenxxx wrote:
記得SONY的色階只...(恕刪)


樓橋正

真爽! 我的450D RAW檔有到14bit

不過一般生活記錄照還是用jpg拍
有點懶得開ligjtroom了
對於RAW過曝或是曝光嚴重不足, 個人調整的經驗是:
當過曝超過1.3EV, 會開始有些高光細節救不回來的
而曝光不足在2EV內, 是還有機會硬拉, 但暗部的雜色也會多得嚇人,甚至是開高ISO在拍更不必說了

所以拍RAW寧願過曝嗎? 其實真的要看實際應用的場合
或是期待日新月異的新感光元件, 提供更為寬廣的寬容度與低噪點特性

oxa9615 wrote:
前面說是對的...不...(恕刪)


那個 ... 我剛試了一下我的 GH2 看得到拍完的 RAW 的 RGBY 分布耶
AndCycle wrote:
那個 ... 我剛試...(恕刪)


這個 ... 我沒有GH2,只能上網抓個檔案回來,我想你相機看到的也是如下右圖(為RAW檔內嵌之JPG)


左圖是RAW以dcraw僅解馬賽克,未做白平衡(沒有通道增益),是比較接近感光元件的實際曝光值。
其中有一點就是左圖是紅色欠曝的,做了白平衡後,紅色被增益,雜訊也同樣放大。
雖然之後都可以做白平衡,但若是使用色溫片去拉平紅藍綠的曝光,讓增益值小一些,雜訊表現也會比較好。白平衡有時會影響些許的過曝判斷,所以我才會這樣子說,其實這樣搞好像太龜毛了。
無事惹來一身腥........

做錯事情不能罵?

被罵了就要提告?

這什麼道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