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拍全家福,我該怎麼辦?

tessar wrote:
室內拍20個人又要兼...(恕刪)
..

說不定人家連4x5座機是什麼都不知哦...

其實用閃燈加跳燈即可
相機用現在有的設備即可,但一定要上腳架
閃燈可能要打全出力的兄哦
因為你至少縮光圖8–11的值才可以照顧到全部的人
對焦的選擇可以對第二排的人即可哦

因為我至少拍百來張了
不同的是我在戶外拍

ET COMET Elnchrom 棚燈及LEAF機背有問題皆可問我
再補充...

剛剛拍的4*5底片,隨便用平台掃描機+光罩就可以得到一張200M的高畫質照片.
但是20個人無法保時每個人都是最好的狀態,有的人會眨眼,有的在邊緣會變形...
所以你可以再用D5D幫每個人拍大頭照.最後再用PS把大頭照移植到團體照有瑕疵的部份
就完成完美的團體照...以上.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我會建議這麼重要的照片要租棚燈。因為一支閃燈的效果跟棚燈比差了很多。

尤其是有20個人的場合。

而且有棚燈真的馬上就會令你的家人感到 "專業"
我買了棚燈之後,拍家庭照的效果跟studio差不了多少而且愛拍多少就拍多少。
Truth shall set you free
tinashen wrote:
由於在室內晚上拍的,人數有點多,約20人
--------------------------------------------------------------
我自己本來排定的計畫是要買
SIGMA EF-500 DG SUPER的外閃應該能改善光源的問題
SIGMA 28mm f1.8 EX DG應該能改善畫質的問題...(恕刪)


稍整理葉慈和earl258兩位大哥的內容

小虫由內而外給您三個建議

一、選購外閃
Sigma500或是KM3600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同earl258大說的,
Sigma要先送修正,雖然麻煩,不過很快,在台北寄發,修正後約計四天內可收到

二、拍照前的拍攝設定
0、取景:先找一個你覺得適合拍全家福的場所,並做為下列測試的原點
1、白平衡:在拍攝前請先當一下自閉兒,在旁邊玩玩白平衡吧,選一個您覺得適合的
2、相機EV:同樣在拍攝前都先試一下
3、閃燈角度:像打撞球一樣,燈打到天花板折射回來的距離請計算好,傻瓜算法是「相機與閃燈跳到天花板的距離」是「相機到拍攝物距離」的一半,當然這和拍攝物的群體大小有關,如果太多人,請記得拉開閃燈擴散片並加1/3-1格EV。

4、閃燈EV:如果天花過高(4.5m UP)難以避免直打的話,請注意是否裝有柔光罩與±閃燈EV
5、光圈:如是前後排,光圈不可太大,8是可以考慮
6、像素與RAW:雖說像素不是絕對,但請開到600萬,也請愛用RAW檔拍攝重要&正式照片
7、ISO:請設定在200,雜訊會相對少一點


三、拍照時的注意事項
1、變形注意:使用KIT的18端儘可能邊緣2成畫面空間不要為了塞人而塞人,為了變形控制應該先移動相機,真的塞不下再使用18端

2、拍攝時機的告知:拍合照最怕就是有人亂瞄或眨眼睛,所以在按下自拍後要在心裡數秒,大多數人同一個表情很難維持超過三秒鐘還很自然,所以在你數到約3-5秒時請向大家說「來,看鏡頭笑一下」大家會自動再維持一次。不過建議還是請大家放鬆,聽到口令再動作,這樣比較自然也較不制式像笑到麻庳那種表情(尤其是年紀大的長輩,對拍照是很「認真」的)。


PS、其它的事:
在取景的時候,為了讓「拍攝時機的告知」發揮最大的功用
可以向家人說「不要太正式啦!我只是在看拍不拍得下,還沒要拍...」目的是讓家人維持在最平常、最輕鬆的狀態,或是在取景、設定時說個小笑話
像我媽很愛笑,拍全家福我第一個一定讓她笑,其它人聽到她笑自然也會放鬆

老一輩的人都會很正經的看鏡頭,很怕自己不端莊,但是攝影者速度不夠快的話
往往張開眼睛會變成瞪大眼睛,雖然只有幾mm的差別,但是畫面感就是有差
所以儘可能別讓他們的「準備期」太久,或是讓他們感覺不到「準備期」很久
也是一個讓照片變美的重點唷

所謂準備期就是他們看著你橋鏡頭、縮光圈、橋閃燈的時間,這會讓人沒興緻的唷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叫專業人員來幫你拍咩,幾千元就搞定了,留下來的錢去敗你想要的零件吧 ^^||
e78chang wrote:
叫專業人員來幫你拍咩...(恕刪)


這個失去成就感的行為,他爸爸也不可能認同,自己小孩拍出來的意義大於照片本身
bm2000 wrote:
用大光圈鏡頭一定就要...(恕刪)


我並沒有說被規格綁死的意思啊,在室內為何要用大光圈?景深還是要提高快門速度?如果不管用哪顆一樣用F8,快門速度不都是一樣(雖然因鏡頭不同有些小差異),會手震的不會因為28mm F1.8光圈用F8而不會手振....
很多好建議,也很多怪怪的想法.....

拍團體照,原來那支鏡頭就可以了.
沒那個必要換大光圈鏡頭,團體照求的是清楚,又不是求景深淺,散景要多糊.
反而要縮光圈,求足夠景深.
相機上腳架,光圈要縮到8左右,
若場地許可,不要用到廣角端避免人物變形,
去買支外閃,
外閃跳燈也好,直打也罷,
20人的團體照綽綽有餘.
可以的話,拍RAW,色溫即使不準也很容易調回來.
我是亨利爸 http://www.henrypa.com
otis_chc wrote:
我並沒有說被規格綁死...(恕刪)

該用腳架、閃燈的時候就要用啊!
室內微光團體照用手持的話,就是挑戰自己的極限啊~@@
配備: 相機:Nikon FM2 & Nikon D70s & Konica S4 AUTO
買個後製軟體
拍raw
應該可以調到滿意@@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