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s1 wrote:
哇, 各位大大都懂好...(恕刪)
老實說,數位修正,我不太認為會有顯著的效果(銳利度)
效果會有,但同時也可能會有修正誤動作的可能性
如果對於數位修正有興趣,RAW轉檔軟體如capture one也可以製作修正評估檔,可以對該鏡頭進行批次處理(點修正的時候要順便把profile丟進去,修正profile可以自己作,我自己是很少用這部分的,所以印象中也不甚清晰)
說到數位修正,我印象中可以做的大多就是校正變形,紅移,以及周邊失光
但是銳利度等等則是很難救回,也因此才會有保持銳利度但是犧牲變形的作法
說到感光元件改進,可以參考這篇
http://www.stevehuffphoto.com/2011/10/28/sony-nex-7-with-wide-angle-leica-lenses-a-quick-test-and-gxr-comparison/
我幾乎沒用數位修正的另一個理由則是因為G21雖然有紅移,但是已經在邊角10%區域內,光圈全開才會有問題,縮光圈會輕微;另外放置目標物的時候,雖然G21的變形控制極佳,但我還是很少將被攝物放在極度邊緣的區域
通常還是依照慣例放在井字線上,所以這問題也不太困擾我
Sonnar的優勢,老實說,我覺得還是要到50mm以後才能顯現出他的威力
Biogon有人認為是兩隻Sonnar對接的完全對稱鏡,但是在二次大戰前出現的Biogon感覺上比較類似後來的G21
前後稍微不對稱的構型
總的來說,我個人現在的偏好大概就是廣角收Biogon,中長焦距就會改收Sonnar,兩者都有低變形的優點
至於Tessar就沒收過了
Planar則還是看MTF買貨(感覺Planar設計品質好壞差異比較大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