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AN-CHUAN- wrote:因為小弟螢幕太小,COPY時下方圖被裁了,但仍足以分辨本人無意要貶低A77,只是如此品質也能說成"APSC相機之冠"實在是難以沈默,SONY迷請勿見怪,另,NEX-5N確實表現優. 哎喲,你會錯意。我完整的句子是解析度(英文: resolution) 是APSC相機之冠。單純指解析度,並非畫質。畫質這一詞太籠統了,有人覺得要低雜訊,有人覺得要高動態,所以我並沒有說A77的畫質是APSC相機之冠。假設我理解你畫質的定義,5N 的畫質是較好。你別太緊張了。我自己都有 5N 了,說 5N 強我當然很高興,只是我想盡量客觀來說。
smd747gmail wrote:但他是號稱高解像力的...(恕刪) 剛剛試玩了一下...來看看各個地方的JPG與RAW在ISO100的PK~原諒我把C3拖進來鞭...因為第四台我不知道要找誰了...XD說真的...5N是很猛...不過A77不用縮圖都不遑多讓喔~尤其是RAW的部分...細節的確恐怖!!小地球那張...嘖嘖嘖...只可惜機身轉JPG就...Sony的JPG轉換真是糟糕...有興趣的朋友就自己玩玩看吧~小的就不多嘴了^_^
smd747gmail wrote:那是自己感覺,...(恕刪) 為了拚細節,就算不高的ISO在原始RAW也有色雜訊乞求新的後製解RAW軟體提供一套救的回來又不會有後遺症的配方?我覺得一開始不要拼畫素這個規格就好了啊不捅婁子就不用花心思補救,"不用太多處裡的訊號才是最好的訊號"保持乾淨飽滿的感光不好嗎,有人嫌16M不夠大張嗎A77的機身明明就是不是棚拍室內靜態機
我覺得低ISO差異沒有到很大 至少5N那樣表現我覺得很讓人滿意了如果是像Sigma SD1那樣一眼就很明顯感受到解析度大躍進 那才有實質意義(當然以前乳摸也提過 SONY要做Foven X3-like的CMOS)不然同樣大小CMOS塞那麼多畫素進去 就是一定會有開口率問題製程就算再進步 結果就是發熱的問題導致ISO400以上雜訊就相當明顯這真的會讓人有些覺得惋惜 用5N那片CMOS現在市場也不會那麼多雜音畢竟雜訊一定是會蓋掉原來的訊號 也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失真看了A77的廣告突然覺得有種諷刺標語是 "掠取瞬間 佔據細節" 後面真想幫他加一句 "雜訊滿點" A77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