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搭個腔好了...首先,單不單眼和片幅無關,請不要扯到感光元件單眼是底片時期就存在的名詞,當時可沒什麼lcd顯示器就名稱上的意義來說,指的就是您在觀景窗看到的影像和拍出的照片一樣也就是走同樣的光路,也因此需要反光鏡來分別獲取觀景窗和實際拍攝的成像以前的單眼叫SLR(single-lens reflex),單鏡反光相機,也有人稱單反另外像leica m或一般底片傻瓜機是用旁邊的小窗進行取景,就是雙眼相機雙眼不是2隻眼睛,是指2個光路,近拍的話因為視角不同會有誤差現在的數位相機因為lcd打亂了此分界,嚴格來說傻瓜dc都算是單眼了但怕混淆大家還是稱可換鏡頭為單眼,傻瓜就叫dc(digital camera)nex和m4/3更是以前無法想像的產品,可換鏡頭、相同光路,卻沒有反光鏡雖然定義上它也是單眼,我們還是給它一個新名稱evil來區分傳統DSLR(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sony的半透反光鏡系列a33/55則稱為DSLT,把反射"R"改成穿透"T"類單眼現在指的是外型像傳統單眼,但體積較小又不能換鏡頭的dc有想到什麼再補充...
yansson wrote:我來搭個腔好了...nex和m4/3更是以前無法想像的產品,可換鏡頭、相同光路,卻沒有反光鏡雖然定義上它也是單眼,我們還是給它一個新名稱evil來區分傳統DSLR(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恕刪) 這一篇說得最清楚,只要了解相機整個歷史就不用怕許多名詞的混淆.不過在下認為nex和m4/3並非橫空出世過去無法想像的產品,可換鏡頭、相同光路,無反光鏡的相機是19世紀初相機剛發明出來時的型態便是如此,現今的大型相機也是這種結構.因此這種結構相機的出現再下認為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