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下Mir 1的資料(資料來源The authentic guide to Russian and Soviet Cameras Made in USSR by Jean Loup Princelle, 1995)Mir 1最早是1954年在Vasilov Institute設計1958年銀鏡得獎1970年在Zagorsk生產黑鏡....以前eBay一顆品項良好應該不到USD30...現在都五六十以上了
SongLin4756 wrote:請教一下 接手動鏡 ...(恕刪) 手動加定焦,剛開始從af zoom轉過來會不習慣,但是很多就上手,多練習幾天就好了。靜物可以慢慢細調來掌握感覺,動態的話,真的看對鏡頭的熟悉程度和運氣,我形容用手動鏡拍動態的感覺就像cs玩awp一樣,蹲位,調節呼吸,等待合焦一瞬間,果斷按下,(:P 爆頭headshot!),是有點難度和不方便,但是也有另外一種的爽快感,不過現在生活太方便,打字取代寫字,看網頁代替去圖書館,很多東西越來越快,人卻耐性越來越差,偶爾搞點“低科技”的玩意,反而很好調節自己的心緒。
Q:版主可以再多介紹一些FD 跟 M42老鏡嗎???有一些老鏡可能年代久遠我實在是找不到它的評價...而且也找不到人兜售A:我一般都是用google或者flickr看樣片,不過基本來說,價格是很反應他的品質。鏡頭方面,我會一個個介紹,其實我也是一個新手,正在入門期不斷看資料。希望大俠們斧正和指教。Q:想請問一下 對於MD mount 有沒有推薦哪個牌子的轉接環 可以中央線對齊的???之前買過網拍上的 但好像都歪一邊A:kipon算是有口碑一點,但是早期一批也出現過問題。我買的是不知名的一個中國生產的轉接環,上面有個特點是有個黑白相間的條紋。
helios 44m 50/2 m42俗稱八羽怪(但不是準確知道爲什麽這樣叫),要點:1.版本奇多,效果各異。44m的版本之多,叫人實在難分,個個版本之間的區別,從散景效果,到成像銳利程度,都各有不同2.旋轉散景。有人喜歡這樣奇幻的散景,不過也有人像我一樣,看多了會覺得暈,還是決定奶油散景比較舒服。3.據說,這個鏡的仿製對象是carl zeiss biotar俄國製造的這隻m42標頭,價格便宜,有一定品質,也有新奇的旋轉散景效果,一直是新手入門手動鏡的佳選之一。
joshwang wrote:請問 Konica AR lens 有沒有轉接環可接到 Minolta MD mount 的機身上? Konica AR接環境後距 40.7mmMinolta MD接環境後距 43.5mm所以應該是沒辦法...除非暴力性改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