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就是有人愛爭辨!陽森大大都提出實驗證據來說話了、偏偏有些人還是喜歡發表〝我覺得 〞、〝應該 〞這種沒有科學根據、純粹自由心證的想法!半導體的曝光機使用之光罩,不是下面有有一層透明的膜 (很像保鮮膜)。那就是為了防止灰塵直接落在光罩的圖形上面啊!如果灰塵掉在透明膜上面,大小只要別太誇張、就不影響成像;如果很大當然就不行 (例如手掌那麼大);如果沒有這一層膜、灰塵直接掉在光罩的圖形上,則通常是必死無疑!那一層膜,就相當於是 Sony A33/A55 的半透明反光鏡 (功用當然不止於此)!
其實吼,4/3系統的感光元件跟LP濾鏡相隔的距離更短,也幾乎很難看到塵點,4/3也是因為這個特性所以才讓人以為4/3的抖塵技術優於別家,但其實只是因為比較看不到而已,並非真的有除掉回到重點,既然4/3的距離如此之短都難以察覺那a33/55的半透反光鏡就更難察覺了
mjohns wrote:幾乎是破壞鏡頭的測試...這個不太可能不影響吧= =...(恕刪) 找到啦 參考一下吧 :)http://kurtmunger.com/dirty_lens_articleid35.html
不知大家有沒有玩過minolta/sony的反射式鏡頭,有「好大一塊」物體擋在鏡頭前耶!沒玩過反射式鏡頭的,也可以試試,剪一塊硬幣大小的黑色紙圓盤貼在鏡頭前。以上這兩個拍法,在成像上看不到那好大一塊的物體的。不過,當然,若離感光元件很近的物體,是不一樣了。
buena009 wrote:是我眼花嗎?實驗2的...(恕刪) 上午天空是藍天帶有些許薄雲,深淺不一的顏色造成實驗誤差加大,很抱歉我也不確定那是否剛好是較深的藍天,我有空再拍純白牆面試試好了不過單就"灰塵"來說,我相信肉眼是無法從照片上查覺出變化的2手買賣也有人很介意鏡頭入塵,那對畫面的影響就更加微不足道了,我想只有心理層面的影響下面鏡頭中央那顆黑點夠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