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看了Sony Alpha DSLR-A100後,我開始心動了!


keelinlee wrote:
其實鏡頭的報價還不錯嘛!

Sony 18-200 @ 美金499,比Nikon 18-200 VRII 還便宜多了!



再拿 Sony 18-70 @ 美金199,也比Nikon 18-70便宜哦!



18-70mm這隻, 這是D系列的kit鏡,本來差不多是這個價位
不能算sony報的比較便宜..而且和nikon那隻18-70mm兩者定位本來就有點不同
nikon 是以18-55mm那隻拿當入門kit鏡,報家也差不多台幣3000元
只能說M時代kit鏡的焦段比較有誠意,直接拿同焦段來比n家價格當然吃虧

18-200mm這隻用人家代工的跟tamron規格一樣
價格掛S牌還賣貴很多(如果照上面定價賣)
Nikon那隻畫質比副廠鏡好,望遠端光圈較大.
另外較貴也是非戰之罪,誰叫N家機身沒防手震..
如果Nikon沒出這隻原廠鏡,我也不會想買tamron出的這隻..


而且sony真的要削錢的不是這些入門鏡吧,看鏡皇級的比N家貴多了..
想不到K大又在相機版復活了
光以10MP規格來說的確讓人心動不已
所以說k大,敗吧
18~200VR 由我接收,運費我出吧!
jigsawround wrote:
似乎常常有換機的衝動...350D D50 R1 似乎都玩過...
下次要不要考慮進43系統 或是玩玩小巧的P家


哈哈!我真的很糟糕,常舉棋不定!
改正,我還沒用過R1,我的換機過程是D50, 350D,現正用著D70s。

原本有考慮購買D200或E330(純粹玩票性質),看到Alpha 100公布後,現暫觀其變!




小貓 wrote:
話說貓記得之前KM 18-200是Tamron製作的0.0?
那麼現在的$ony 18-200還是一樣是Tamron製作的嗎@@?


是真的嗎?TAMRON代為製造的嗎?




肆捌零歐姆 wrote:
這就是敗家爽度阿....普天之下又有幾個人能玩遍日本各大廠的系統?
我個人認為....sony自己的CCD應該不會太差...


敗家爽,哪倒是真的!哈哈~




ckf5983 wrote:
說實在的,KM也是可憐啊!
當初自己玩的時候,一個新機發售也沒有這麼的熱烈反應
結果只是MARK換個$ONY,一大堆人把它捧上天


品牌效應嘛!
www.LeeKamera.com
ckf5983 wrote:
說實在的,KM也是可憐啊!
當初自己玩的時候,一個新機發售也沒有這麼的熱烈反應
結果只是MARK換個$ONY
一大堆人把它捧上天


因為當時nikon和canon的低階機種賣的正熱嘛
而且KM什麼都好,就是不會搞行銷

集千萬畫素+CCD防手振+CCD除塵於一身
alpha100是第一台
也是$ony正式進入DSLR的第一台機子
會被注目是情有可原啦
ckf5983 wrote:
當初自己玩的時候,一個新機發售也沒有這麼的熱烈反應
結果只是MARK換個$ONY...(恕刪)

當初??大大!您換機了吧~~
其實討論的事情別把人家弄擰了~~規格歸規格,技術歸技術
所謂的cp值是不考慮拍照技術這回事的吧?如果有的話怎麼還會有用L鏡拍出很一般照片的?
我想,大家只是在討論他的CP值罷了,別太在意(雖然我也很想換這台)

至於鏡頭~~我倒不是很刻意要買SONY的,如果可以,我倒願意收一些M家的二手鏡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K大好像真的常常在換硬體呢
而且每換好像在01上造成小小敗家風暴
厲害厲害

我也是小小為Alpha而心動
但是心動的原因是因為Carl Zeiss的鏡頭
而且alpha也不是全片幅
本來想直接攻頂上5D
但現在出現了蔡司鏡頭的誘惑
想說要上DSLR的話
我想還是繼續靜觀其變吧

keelinlee wrote:
小貓 wrote:
話說貓記得之前KM 18-200是Tamron製作的0.0?

是真的嗎?TAMRON代為製造的嗎?


之前那個KM 18-200是Tamron製作的唷,
主要差別大約是外觀上的些許不同,貓猜鍍膜應該也有差0.0!
停權計數:3次
台灣區快要發表了...敬請期待!!
感想是....還不錯的機器!
ckf5983 wrote:
18-200比N的18-200 VR便宜!?
這樣比正確嗎!
功能性差那麼多
而且根本就是TAMRON那顆18-200的鏡頭
然後掛上$ONY的MARK
那就直接買T的那顆就好了啊!


VR是鏡身機制防手震,多出來的錢就是VR的部份
SONY 18-200 和 Tamron 18-200雖然光學設計相同
但是鏡身及鍍膜還是有些許不同
就像Leica 和 Panasonic 的隨身機內裝相同,外裝不同
買那台就要看消費者的決定

ckf5983 wrote:
另外上面有個大大說的好
花錢雖然是個人自由
但是每次一有新機器出現
就會有人說這台規格好
或是我等好久了之類的話語
難道換系統就會讓你的技術變好嗎!?
就算現在$ONY的有防手振又如何
除了頂多會拍出較沒有模糊的照片(畫面)之外
如果你的拍照技術跟構圖技巧不好的話
那有什麼用呢!?
會因為防手振就讓你的技術變好構圖變強嗎!
所以就算給你大兔一台20多萬的機器也是一樣拍不好
還是就現有的機器先用吧!
把這些都練習好之後
在來想是否需要更換系統也不遲
而且又不是$ONY出的時候你不買
以後就買不到了
有需要這麼的迫切更換嗎!?
到時候你不認為因為這樣的換機
造成你要出清的系統2手價變差
那是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呢!


如果照這種邏輯的話,
那買VR, IS, OIS 的消費者,其實都是白花錢?
防手震不過是求個便利
SONY新機也還有自身開發的抗塵機制,並整合許多新與舊功能在同一台機身上
字寫的好不好看,和買一支書寫流利的筆應該沒有關係吧
書寫流利的筆可以讓使用者在寫字的過程中專心思考
整合多功能的相機可以讓使用者在使用上更不需要擔心手震、進塵、動態範圍過小
構圖好不好,技術好不好是一回事,這是使用者自己的課題
操作使用上好不好用是一回事,這是製造商的課題
技術不好,沒有必要一定要買功能性少的相機
技術好,也並非必要一定要買功能性多的相機

ckf5983 wrote:
說實在的,KM也是可憐啊!
當初自己玩的時候,一個新機發售也沒有這麼的熱烈反應
結果只是MARK換個$ONY
一大堆人把它捧上天


這樣說有點問題
SONY Alpha100和以往KM的相機有幾點不同
以往KM的相機在同級機種中功能雖然算是完整,該有的都有,但是並不特出
說到畫素也沒有C高
說到除塵也沒有O強
說到防手震,N/C也有VR/IS對應
說到動態範圍,也沒有Fujifilm的設計來的好
僅有2.5"LCD 和操作介面勝出

有可能Alpha100
除塵可能也沒有O強,防手震也有可能沒有VRII強,動態範圍也可能沒有Fujifilm好
但是重點是,Alpha100整合這些功能,讓消費者不用為了抗塵棄機身防震
也不用為了畫素而棄抗塵
也不用為了提高動態範圍而棄低價

很多人可能不願承認
但是就像以往Canon在各階機種立下跟進的標準一樣
這次換作Sony Alpha100為入門機種立下一個門檻
抗塵、防手震、高畫素並維持三萬元左右的定價
在機身上這並不是換個商標便上市的商品,
關鍵在SONY聰明的定價策略,才是讓討論熱烈的最主要原因

只要有討論,就會留意
留意之後,就會比較
在比較的過程中,誰是「標準規格」誰就勝出
LoneWind wrote:
K大好像真的常常在換硬體呢
而且每換好像在01上造成小小敗家風暴
厲害厲害

我也是小小為Alpha而心動
但是心動的原因是因為Carl Zeiss的鏡頭
而且alpha也不是全片幅
本來想直接攻頂上5D
但現在出現了蔡司鏡頭的誘惑
想說要上DSLR的話
我想還是繼續靜觀其變吧


小弟也是這樣才心動,再加上小弟的前代機是F717,有很多配件可共用,不過話說回來,NIKON會因此把原本的只能手動對焦的蔡斯鏡變成可AF嘛?(之前爬文才知道原來鏡頭能否AE、能否AF,均是機身對鏡頭的支援與否),如果真有這一天,我就不用當雙機俠了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