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奇怪為什麼sony NEX的畫質會令大家這麼質疑呢?

其實覺得東西還沒 Final 很難講,等到 Final 了搞不好軔體有啥修正,或是有哪些樣品跟實際生產品的 Engineering Change 這都很難說...


最近自己在開發產品,就自然會慢慢的理解樣品跟實際產品中間的微妙差異了啊 XD
ioushiou wrote:
看看售價, 鏡頭品質有什麼好質疑的?...(恕刪)
可是 N、C 二家都有品質不錯又便宜的定焦鏡(50mm F/1.8),NEX 的鏡頭可沒有更便宜。
Dave5136 wrote:
可是 N、C 二家都有品質不錯又便宜的定焦鏡(50mm F/1.8)..(恕刪)


說到這個就氣,買全新C 50/1.8回來,結果鏡頭一裝上去就給我ERR,對焦噪音也有夠大聲...外觀質感也很差
底片時代24/2.8的鏡頭,價格本來就比50/1.8高很多啊


廣角鏡比起標準鏡,在光學上需要較高的技術,多半較貴,SONY把這隻壓的很便宜,
代表省了很多料,畫質當然就不用太期待。

好比汽車多半比機車貴,假如有人出了一台和機車同價格的汽車,
這汽車雖然有四個輪子,但也不用去期待會比機車精緻吧。
但好歹汽車還是能遮風避雨的,功能和機車便不一樣,還是會有人選這台汽車的。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vofan/
Next100Years wrote:
奇怪為什麼sony NEX的畫質會到O/P的M4/3版來討論呢?

取暖當然要在自己家阿~~

NEX 等正式推出~ 多看幾分測試報告再觀察看看
ping1225 wrote:
奇怪為什麼sony NEX的畫質會令大家這麼質疑呢? (恕刪)


不是質疑
是單就樣本照片而言
NEX 畫質的確比不上 P 跟 O 的 M4/3 畫質

----

C/P 值

O 家我不予置評,一直以來 O 家那種獨特、但高價而小眾的策略就不對我胃口,雖說 EP-1 我用過,真的不錯,但要我買,NO WAY,我寧可拿這錢去多買幾顆鏡頭

P 家,GF-1 稍微摸過、GH-1 用過兩個月
GH-1 有著讓我出乎意料之外的操控性與畫質,但很尷尬,說小不小、說大不大,到底不夠輕便,最後我還是回頭用我的 D300

價格上就要怪台松亂定價
若果用平輸品,單機身 GF-1、GH-1 都比 NEX 還便宜的多

----

現在關鍵點在成像
尤其是鏡頭的影響

S 家的 NEX 提供便宜的鏡頭
但是卻是讓人直搖頭的畫質

P 家鏡頭雖不便宜
畫質卻硬是比 NEX 的樣本好得多

等 NEX 正式推出後
用轉接環接上 S 家銘鏡的拍攝成果
我覺得才是左右 NEX 是否能擊敗 O、P M4/3 的關鍵

NEX + S 家銘鏡畫質棒 → 代表 KIT 鏡爛,不是 NEX 的錯 → 推出新 NEX 鏡後有機會扳回
NEX + S 家銘鏡畫質爛 → 代表 NEX 真的不行 → 「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俠請砍掉重練」

不過就我自己主觀看法
不論結果是哪一個
NEX 還是可以吸走不少「S 控」、「輕便最重要,要畫質比小 DC 好就好」的市場
研究了一下 NEX ,發現這台最大的用途應該是轉接其他家鏡頭,片幅較大成像較憂,接上 135 鏡頭焦長只要乘 1.5,而且也避免邊角失光的問題,介面不好用沒差,因為只要調一個快門速度,其他都是由鏡頭上調整,可以說缺點都避開了。

專攻轉接的話,唯一讓人不滿的大概只有那個閃燈熱靴...

若是要用原本的鏡頭拍照,我應該還是會選 m4/3 或是 DSLR...快速鍵很重要。

至於高 ISO 的問題,我只想說現在的相機都很讚,畢竟我是由 S2 pro 開使用 DSLR,現在有 ISO 800 可用我就很滿足了。
jakyou wrote:
介面不好用沒差,因為只要調一個快門速度,其他都是由鏡頭上調整,可以說缺點都避開了。



老大你真的有轉接過鏡頭嗎?

轉接鏡頭除了可以 對焦 跟 調光圈(需有光圈環) 之外
其他通通都沒有....

ISO 要變怎麼辦?
測光模式要變?
白平衡?

我不知道從鏡頭要怎麼調整這些設定耶~

450 wrote:
轉接鏡頭除了可以 對焦 跟 調光圈(需有光圈環) 之外
其他通通都沒有....
ISO 要變怎麼辦?
測光模式要變?
白平衡?
純M模式的話,在同場景內,這幾個設定不太會一直動到吧
iso一開始就定好了,都是靠光圈快門組合控制EV
測光模式選定中央重點或點測,測光模式也不過是個參考值罷了,又不會變更你的光圈快門參數
偏愛用自動模式或半自動模式有差(因為你是靠機身幫你決定參數)
用純M模式真的很少會臨場頻繁切換iso跟測光模式

白平衡? 這個是我覺得最不重要的事
開AWB就好了,sony的AWB還挺準的,真的怕色偏就拍RAW+JPG
EP1我也一樣都是拍RAW+JPG
jakyou wrote:
研究了一下 NEX ,發現這台最大的用途應該是轉接其他家鏡頭...(恕刪)
NEX 的界面設計成這樣,顯然是針對消費型DC的用戶,這類用戶會轉接其他家鏡頭的機會接近於零。如果賣點放在這邊,Sony 會很慘。

Sony 還是自己出幾個像樣的鏡頭才是正途。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