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RAAM wrote:說不定會出現專用擴充槽轉阿花熱靴或ISO熱靴啊.. 我也猜想有可能出轉接界面但你知道的...多一道手續,總是爽度差了點...另外,我也很討厭為何外接EVF就一定要佔用熱靴座(M43目前的做法)兩者又沒有取代性,為何一定要搞得不能並存...
zakkwang wrote:另外,我也很討厭為何外接EVF就一定要佔用熱靴座(M43目前的做法)兩者又沒有取代性,為何一定要搞得不能並存... 應該也不難想像問題出在哪,EVF佔用熱靴其實只為了一個很單純的目的:固定不然我實在也找不出機身上有哪個地方可以固定外接EVF了如果只單純靠連接介面,穩定度應該有很大疑慮吧,畢竟那本來就是為了非固定狀態而設計的
聖熊 wrote:因爲我一直都是在...(恕刪) 有人看圖估算了一下,機身厚約30+ mm,餅乾鏡長約35+ mm(也有人認為機身+鏡頭的長度最多55mm),對於一部法蘭距小於25mm(有可能略大於20mm)且擁有可翻轉螢幕的相機來說,可說相當輕巧的。這隻16mm/f2.8 餅乾鏡的長度還小於Samsung 30mm/f2 和Pentax 15mm/f4 (39.5mm)。此外,NEX 轉接環的直徑約60mm,APS-C 感光元件看起來顯得很小。如果把全片幅的感光元件放進去,應該也不是問題。因此網路上已有傳聞,NEXT FF 將會在2011年問世。
jack03150315 wrote:有人看圖估算了一下,...(恕刪) FF的EVIL........先把第一台搞出來然後解決鏡組的問題再說吧這一回可沒有一堆Minolta的老鏡可以改Logo 貼牌重生啊....連副廠鏡能貼牌的也沒有沒有鏡組的支援......A850就是個好例子.....賣的全世界最低,功能也不差....賣的就.....
Willien Chen wrote:FF的EVIL......(恕刪) 還好啦, 只要泛用鏡頭出得快, 這問題也不大, 看看M4/3銷量就知一二了加上有鏡後距的優勢, 有轉接這種東西, 會有很多人為了這個買單的.畢竟這種機身取向不同. 既然不是專業機, 鏡頭的需求就沒有這麼複雜.所以如果有FF片幅, 這吸引力應該也是不小.a850也許真的有受到鏡群影響, 但是消費者消費習慣尚未改變也是一個原因這個層級的機器sony本來就該走長路, 而非看單一機身的銷量
基本上要買這種機身的族群,主要訴求還是輕便,其實變焦跟定焦先來各幾管就可滿足大部分的需求,其他要不要再轉接玩的人也不多,M43一堆人都玩很久了,主要是畫質跟高ISO能勝過M43才是重點,像三爽的NX10搭配的鏡頭拍出來的畫面就不想買單了,跟著出來的定焦鏡焦段16mm是不錯但光圈是小了點,國際牌的20mm f1.7規格就很不錯,若不是這台要出了本來要去買GF-1了,而且EVIL最重要的應該還是SONY錄影的強項,若對焦能有區別目前機種較快速的反應我想應該會賣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