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一環境時間(陰偶有雨),蔡司賞鳥望遠鏡加手機拍攝
(即小DC的效果。)2.α1採用曝光在-2EV的拍攝
(點按彈出才是原畫素50MP,就為主體的羽毛紋理可以完美取得為先決。)3.在LR上,單純提昇+3EV與橫轉直再轉橫的裁放
(ISO 800、800mm/F5.6、1/1600s。)4.在LR上,加強細部微調後未除躁的結果
(如果不計較躁訊,這樣是很不錯的!)5.在LR上,轉送PS多道程序除躁後,再回傳的最後輸出效果

這拍法其中還另有個好處是....當快門要高而光圈不怎麼大之下,還可取得較好的低ISO,與因相機寬容度好(大),就可得整體有更好的質地。然此時,要是用標準0EV曝光,則ISO要颷到6400~12800囉,則羽毛紋理細節幾乎如第1.的小DC暴掉無藥可救
;也所以打鳥相機要很講究AF在低光源的性能!
(點按彈出才是原生50MP圖;已單純提升+2EV。)















(用了三個角度去拍,都是棕色的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