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度翻轉LCD自拍我喜歡上翻或下翻式的螢幕在鏡頭同一縱線自拍自錄臉與眼神比較自然側翻180度的方式我不喜歡甚至討厭因為眼睛不自覺會往左飄看一下LCD感覺畫面上的人會有飄移不定感我醜男就有點獐頭鼠目了所以上面有EVF擋到的機種自拍自錄可以手機連線接在熱靴上就很OK了只是全幅再輕還是比APSC/1吋機還重還難以反拿機身所以我FF是沒什麼自拍自錄的我都用RX100V自拍少數只帶FF出門又抱小孩是會快速盲自拍一下沒錯從以前到現在沒有超過10次(10張)
很多youtuber說sony做上掀螢幕是為了讓眼睛看上方比較自然個人對這個說法是很質疑 因為就算是上翻螢幕死盯著看 也非常不自然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你盯著相機上方我反而覺得眼睛看側向看起來比較自然以手機來說 你盯著自拍前鏡頭 畫面看起來也是你在看側面所以這種講法其實滿怪的 而且你看哪裡 who cares?你看著相機上面還是側面 視頻觀看者會care嗎?所以看哪 我覺得是一種沒什麼意義的話術做上下翻還側翻 我覺得只是廠商覺得適用在該機身的機構設計a6xxx來說 做側翻就勢必犧牲了機身左邊的usb接口插孔移到右邊又犧牲掉電池空間 所以做個支架上下翻我以前是覺得側翻比較好 但買了sony相機後我覺得各有優缺 在不同的使用情況會產生不同的喜好感上下翻也滿好用的 側翻也有側翻的缺點沒有誰比較好的問題 它怎麼做就怎麼用
A7R4會產生9504x6336的照片,像素密度非常高。比索尼APSC機種常見的24MP單位密度還高。像素密度這麼高的CMOS,基本上就會有它的短處,比如受限於單位像素受光面積,高ISO表現就不會太好;像素越密集越龐大、集熱效應就越明顯,散熱就會是問題;像素越密集、受手震影響就越嚴重;檔案肥大編修處理困難耗時...等等,都是所有高像素高密度相機的"天命"。所以,與前一代A7R3相比起來,A7R4對一般人而言是"更不泛用"的機種,訴求客戶決不會是家庭活動日常旅遊、或出門便攜即興隨拍..這類用途的對象。因此,翻轉螢幕應該不是這機型的優先考慮機能,拿180度翻轉螢幕來批評A7R4,有點像拿省油性來檢視超跑,不是不行,但顯非焦點。雖然A7R4台灣定價還不知道,但絕不會是"親民"等級,這台不是一般人會隨便買來玩玩的相機,也不是針對YouTube vlog 客戶設計的機種,vlog專門玩家可以另選輕巧便宜的機種多的是,會看上7R4這種"貴重大"機型的人比率絕不會高。A7R4最主要訴求應該是有充足光線與穩定腳架支撐的題材,比如風景、靜物或棚拍吧?目前市面上的電子顯示界面,就算進步到8K也不超過36MP,如果目標只是要"播放出來看"或洗個二三十吋照片,48MP就過頭很多,已有裁切與縮圖的空間,犯不著推出60MP的機器。但事實上解析度的市場需求100MP以上也有,大型精緻商品看板就是其中之一。富士的GFX與哈蘇的X1D的感光元件都是索尼的產品,擁有更大面積卻才51MP。A7R4如果只看解析度,已算"跨界欺壓"(但這不會沒有代價的,如前述手震與高ISO等問題)。所寄望的應該是價錢較低、鏡頭選擇性較高、周邊配件也負擔較輕..的優勢,想"分享中判的部分市場"才是A7R4的最主要訴求,這是個人的推測。檢附一張A7R4照片,按右鍵可以儲存原圖(9504X6336)RAW格式目前還不易解開,下列壓縮檔是上圖的原始DNG檔,Photoshop就可以開啟。附加壓縮檔: 201907/mobile01.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