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什麼 A77的高ISO,被砲的很慘........
但是.....以我自己拍照而言~
IS0 3200到現在我還沒有用過~
ISO 2500到現在我也沒有用過~
ISO 2000到現在也沒有用過~
IS0 1250偶爾為之~
ISO 400~800佔百分之15左右
ISO 100~400佔百分之80左右
我相信那些專業攝影師也是如此,這是現實問題~
結論我想告訴大家.......,我從別網站看的測試當中,雖然A77 的RAW並沒有比較強,
但是他的JPG檔直出,在ISO400以內,是有非常非常高檔的演出的,是非常棒的~
或許也有人說他的演算法厲害~ 不過這也算是在他的價值裡面,不是嗎?
有某個人把A77比喻成......垃圾~ 小弟勸你,還是留一點口德比較好~
你拿的機子明明就沒有比A77好,還打一堆嘴砲~
就小弟這些年玩單眼的經歷看來,
A77真的是一部堪稱經典的作品!
強悍的機械性能─
拍照及錄影對焦快又準,連拍快,機身防手震,畫素高,但高ISO表現較同級差一些....
極佳的操作手感─
機身操控性一流,垂直把手功能完整,3向翻轉螢幕超好用,XGA OLED觀景窗....
強悍的電子功能─
全景攝影,3D全景攝影,多框除噪,夜景手持拍照,暗角與像差補償,鏡頭對焦微調,追焦功能,電子前簾快門,手動對焦峰值顯示,智慧倍增(數位裁切),HDR,DRO,相片效果,GPS定位....
極佳的CP值─
不到4萬的防塵防滴鋁鎂合金機身,絕對超值!
就小弟看來,A77的弱點,是因為高畫素及使用半透明反光鏡,造成高ISO表現不佳。
但也相對的,因24MP高畫素換來目前最強的細節描寫能力,因為半透明反光鏡換來拍照及錄影全時且快速的對焦能力,並非只有缺點產生而已。
至於一些小Bug及相容性的問題,小弟覺得Sony可以創造出A77這樣的機身,沒道理解決不了這些小問題,可以說是瑕不掩瑜,我對Sony有信心。
【非A77者可敬,鄙A77者可惡】
非者,非議也,批評也,非者為我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故言可敬,
鄙者,歧視也,輕薄也,鄙者為我敵,辱我尊嚴,折我志節,故言可惡。
---引述大秦帝國對白
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我相信,A77會得到它在攝影史上應有的地位。
azureimf wrote:
至少以我當年待的松下...(恕刪)
看了您在各篇的回應,小弟有一些不解的事情
1. 您不斷的說您是器材極端份子,又不斷的說a55只是堪用,既然都覺得SONY不好,那為什麼還要購入SONY的相機,豈不是矛盾?
2. 您也說,350D/20D的高ISO比a77/a55好,那您乾脆就換CANON的就好了啊,何必讓自己用起來不開心,才來SONY版這邊抱怨?
3. 您說您不想要其他人去您開的討論版講一些不好聽的話擾論您的討論版,那您為何又在別人的討論版跟別人戰起來呢?
以上是小弟的疑問,只是很好奇您的想法,謝謝。
不過還是稍微向SONY反應了一下
想當然爾都是一些官腔回答
簡要貼上如下:
=====本人發問信===========
你好,本人於9月21日購入此機,現有2點疑慮如下:
1.
相機關機後約莫6~8秒方啟動CMOS除塵機制及鏡頭歸位,是否為瑕疵? 過去所使用之單眼相機大多是於電切斷後立即進行除塵,為何A77卻非如此?
2.
設定選單中的高ISO匠燥處理為何沒有可以選擇"關閉"之選項? 即便是設置在低ISO(如ISO200)情形下依然強制進行降噪處理,嚴重妨礙拍攝進行 還是此新型機感光度功能較差,需要在低ISO就進行降噪?
3.
另此相機於垂直拍攝時,LCD隻顯示資訊並不會跟著轉變方向,日後有無可能以韌 體更新修正之?
=====有回跟沒回一樣的回答====
Sony客服中心非常感謝您的撥冗來函,關於您所詢問SLT-A77相關問題,針對您信中第一及第二點,我們已轉呈至相關部門進行確認中,由於需要一點時間,煩請稍候,如有最新消息將在第一時間回覆予您。
針對第三點事項,LCD的顯示資訊不會隨相機的方向轉變,此為SLT產品的原始設計(A33/A55便是如此)。並感謝您對於SLT-A77的回饋建議
小弟心得大致有兩點
1.
雖然這種回信有跟沒有一樣,但是如果越多人反應應該會得到重視,所以請真正有問題的A77買家用力灌爆客服信箱或電話,這一點應該不會是一件太難的事才對,消費者沒有甚麼鳥事都要吞下去的義務,既然英國可以,那台灣消費者沒道理要自行吸收風險
2.
350D大如果可以做一些對SONY用家真正有助益之事而非只是單純砲轟或勸退的話,或許大家就不會對大師如此反感了
SADAKO1 wrote:
別人砲你就說人家人身攻擊,三不無時就說要告人家,自己罵人家垃圾就都沒關係
還是你認為垃圾不算在罵人??那我也可以說你垃圾嗎??(我只是提問喔~不要告我喔,我好怕)...(恕刪)
釣到大魚了,我原本一直苦無決定性的證據
現在終於有了,幾個月後偵查庭見吧
另外提醒一點,我諷刺對台灣二線廠可沒有指定哪一家
評論a77也是基於實際的操作經驗而做下的對物評論
但你引我的文提到垃圾可是直接針對我
本人覺得名譽受損,必將依法討回公道
罵人垃圾的判例都已經進刑事訴訟法的教材了,看來我這次我回台灣的生活應該會很多彩多姿
教材
用疑問句就可以免責嗎?請看判例
判例
另外我知道有很多台灣大廠HR對於人員的標準是只要有刑事前科就永不錄用
希望你不是在這些大廠工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