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為何總是感覺SONY出的單眼相機,不管入門或高階,都覺得像是一部高級的3C電子產品


zakkwang wrote:
品牌個性不同吧Son...(恕刪)

韓系車輛也有這樣個現象~
品牌性格尚未定調吧我猜!
Mobile01 Care wrote:
夜拍長曝看資訊幕就知道拍攝結果?拍鳥類飛行憑LCD幕 你略得出1/1600 跟1/2000跟1/2500的差別
不開螢幕review 會知道剛才身體抖了沒有
我更加確定你的經驗不夠,還好你不是S家的,不然你可能折損Sony 相機原有的表現
另外你的鳥圖不夠銳利 可能是你不熟練使用OVF的關係,當然也可能是你所謂"頂多偶而開一下大螢幕看拍攝結果",覺得不需要review 拍攝結果, 下次換台EVF or liveview的看看,應該會有幫助
我拍這張時,liveview能給我預期的結果,拍完 review 無晃動及汙點就可一次收工 ,
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
不知道 你所謂的"直接看機頂黑白LCD顯示訊息就知道所有重要設定
也大略可知道拍攝後結果如何頂多偶而開一下大螢幕看拍攝結果" 要怎麼拍?
還有這張瀑布也是,我不知道光看黑白LCD顯示訊息就知道所有重要設定
也大略可知道拍攝後"瀑布變成白絹,而樹葉不能晃"結果如何---> 而且還只能頂多偶而開一下大螢幕看拍攝結果...(恕刪)

跟這樣的新手討論真累
你作不到的不表示別人就做不到
老手看機頂LCD設定完就可以知道拍攝完大略結果
根本不需要用機背大螢幕去即時顯示結果看

你買相機以來一直都是用EVF背後大螢幕在拍
當然不會了解,真正老手是不需要那種東西的
今天給你一台沒有背後LV及時顯示結果的單眼
我看你應該就不會拍照了

不然以前底片機時代,可沒有大螢幕即時顯示結果讓你看
通常就是要靠攝影知識+經驗+經驗+經驗

現在做得太方便,大家人手一台單眼
以為單眼在手,自以為就是攝影師是高手

另外鳥圖不夠銳利是因為圖有裁切過
不然只有70-300MM,那有辦法把這麼小隻的鉛色水鶇拍的這麼特寫
這跟OVF或是EVF一點關係也沒有喔
lghlion wrote:
跟這樣的新手討論真累
你作不到的不表示別人就做不到...(恕刪)


真的太有才了....自己剛講完, 後面又接

lghlion wrote:
鳥圖不夠銳利是因為圖有裁切過
不然只有70-300MM,那有辦法把這麼小隻的鉛色水鶇拍的這麼特寫...(恕刪)


哇哈哈, 你的最後一句剛好可以再接第一句:

" 跟這樣的新手討論真累
你作不到的不表示別人就做不到~ "

=====>>>


樓上這篇l先生可以自己回成這樣,
"01本月臉皮最厚獎"得主~ 絕對是沒有異議的...

我懶得"發球"了, (別再講器材了, 他會用的沒幾種) 樓下請繼續~

ericnwinnie wrote:
樓上這篇可以回成這樣, 01本月臉皮最厚獎得主~ 絕對是沒有爭議的...

我懶得"發球"了, 樓下請繼續~ ..(恕刪)


不是有說過要理性討論嗎
怎又用謾罵言詞
但是我不會去檢舉你

A77 A99都有資訊豐富的機頂LCD
我相信SONY單眼廣大用戶裡
也是有很多只靠機頂LCD拍照的老手

而新手用習慣即時顯示結果的EVF後
不管是觀景窗或是背後耗電的大螢幕

已經連拍攝不同場景需要用多少光圈快門ISO都已經不會用了
一切都只靠所見即所得的EVF
如上面那張瀑布圖為例

先上好腳架構好圖
老手只要在機頂LCD設定好光圈 如F20 F22
ISO 100 或50 以便取得慢速快門
此時看機頂LCD,如果陽光太強,快門可能是1/2或1/4
不到想要的2秒,3秒或4秒
就看光線強度裝上不同減光率的減光鏡,沒減光鏡就裝上偏光鏡
一樣可以減光(只是效果較不明顯)

如果沒有快門線
設定成定時自拍5秒或3秒拍攝
並切換成反光鏡預升模式
就可以避免按快門的手震

這樣拍根本就不需要即時顯示結果的EVF或是背後大螢幕即時顯示
當然新手要這樣用也可以啦
因為你們經驗值還不夠,沒辦法只靠參數去想像結果拍照
必須靠所見即所得的螢幕去拍,減少失敗率

所以我說SONY的單眼確實適合入門新手使用
因為實在是太方便

但是方便的同時也失去了操作單眼相機的樂趣

ericnwinnie wrote:
哇哈哈, 你的最後一句剛好可以再接第一句:
" 跟這樣的新手討論真累
你作不到的不表示別人就做不到~ ".(恕刪)


沒有錢買數十萬的長鏡頭可不是罪過喔
只有70-300MM沒法拍特寫
用裁切來解決
不也是拍生態的一種做法嗎

不然為何拍生態要像素越高越好
因為可以裁切,還能保留細節



lghlion wrote:
跟這樣的新手討論真累...(恕刪)


聽這樣自以為的老人說話還真無力 還以為多了不起....

佛陀有次要渡河,有個人驕傲的說他可以走在水上渡河
佛陀問他說 要跟你一樣要練多久 "我練了二十年"那人自豪的說道
佛陀就說 可是我不用練二十年 只要搭渡船就可以渡河了
現在是怎樣? 可以走在水上的人都還沒出來說話 上過游泳課的就己經跳出來大聲了

人家在講求精確曝光精確色溫的時候 自己還在以"大略結果"就滿意了
人家都在跨國視訊會議了 有個人自豪會寫限時掛號信.....
連EVF是什麼都搞不清楚,前面也有人提醒過了 還一再的自顧自的在說嘴
一張糊掉的圖就草草貼上,然後被噹了以後 再說是的裁的才會不銳利
這不剛剛好就是 "以為單眼在手,自以為就是攝影師是高手" 的最佳寫照

有用過底片機就了不起了, 這版上多少人是從RF/SLR玩了幾十年過來的
你現在還在大略結果的時候 人家當年己經都在用測光表玩分區了
明明就是底片控硬要包裝一個什麼單眼魂
這麼自大就自己出個書看看認同你的多還是當笑話的多

想挑戰sony單眼也不用急
很快的連SLT也要被放棄
連反光鏡都沒有的sony 我想會更適合你來戰的

不過 管他什麼雞 管他EVF/OVF 管他有沒有機頂LCD
我們要的只是一台好用的機器 信心是來自於拍得出好的作品
跟你要靠的機頂LCD跟OVF 信心非得來自於相機的"血統" 是不一樣的

拜託不要在吹捧SONY了 它沒這麼偉大 不需要一看到Sony就自卑感作祟
套句01上常見的老話 請用作品說服我 而不是那句不知道被什麼附身了的單眼魂
lghlion wrote:
老手看機頂LCD設定完就可以知道拍攝完大略結果
根本不需要用機背大螢幕去即時顯示結果看

你買相機以來一直都是用EVF背後大螢幕在拍
當然不會了解,真正老手是不需要那種東西的
今天給你一台沒有背後LV及時顯示結果的單眼
我看你應該就不會拍照了...(恕刪)


完全不能苟同,機頂螢幕參數只是放置位置不同,放在EVF或LCD裡面
跟放在機頂只有哪個更便利的問題而已,隨著参數調整即時顯示變化
的EVF,LCD,比機頂螢幕更適合拿來做專業拍攝,問題出在N家Live View
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精進,比如LCD色偏,LCD無法正確顯示光圈快門ISO變化
只能即時顯示EV+/-變化,,D600Live View與半透鏡一樣會鎖光圈,卻無
半透鏡帶來的對焦速度這也是N家用戶一直在呼籲原廠出韌體修改的地方,
可惜這次發佈的新韌體雖解決了棚拍Live View一團黑的問題D600鎖光圈
依然無解,我認識的CN兩家用戶一直很希望原廠把Live View做好,才不是
你所謂的"老手是不需要那種東西的"能比機頂螢幕更精進的東西誰不想用,
哪怕需要花錢買外接LCD,,不需用LCD來劃分新手與老手,我知道的微距幾
乎都捨OVF而用LCD放大對焦來拍攝,你不能代表CN老手發言,你又知道它們
不在乎原廠把LCD做的更好

felx wrote:
佛陀有次要渡河,有個人驕傲的說他可以走在水上渡河
佛陀問他說 要跟你一樣要練多久 "我練了二十年"那人自豪的說道
佛陀就說 可是我不用練二十年 只要搭渡船就可以渡河了
現在是怎樣? 可以走在水上的人都還沒出來說話 上過游泳課的就己經跳出來大聲了

人家在講求精確曝光精確色溫的時候 自己還在以"大略結果"就滿意了
人家都在跨國視訊會議了 有個人自豪會寫限時掛號信.....
連EVF是什麼都搞不清楚,前面也有人提醒過了 還一再的自顧自的在說嘴
一張糊掉的圖就草草貼上,然後被噹了以後 再說是的裁的才會不銳利
這不剛剛好就是 "以為單眼在手,自以為就是攝影師是高手" 的最佳寫照..(恕刪)


那如果今天那艘渡船壞了沉沒了不見了
雖然不能水上飛,至少還能游泳過去
而這些只靠渡船過河的人
可能就只能淹死在水裡

這讓我想起一則小叮噹的故事
大雄坐時光機去未來跟孫子坐太空船去探險
結果電腦故障無法計算軌道回不了地球
大雄的孫子拿出一條乘法算式
2543X385=???
因為電腦故障無法使用電腦算出這結果所以回不去地球
結果大雄就用手寫運算出結果
將數值輸入電腦就回到地球
回地球就被媒體訪問,為何還會運算乘法
因為未來的人都已經不會乘除法
都必須靠電腦運算

這故事跟現在只會用EVF即時顯示結果螢幕拍照
跟只靠光圈快門ISO參數在腦中運算結果拍照
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沒規定說一定不能用所見即所得的螢幕拍照
但是至少也要了解攝影基本功吧



AVCHD wrote:
完全不能苟同,機頂螢幕參數只是放置位置不同,放在EVF或LCD裡面
跟放在機頂只有哪個更便利的問題而已,隨著参數調整即時顯示變化
的EVF,LCD,比機頂螢幕更適合拿來做專業拍攝,問題出在N家Live View
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精進,比如LCD色偏,LCD無法正確顯示光圈快門ISO變化
只能即時顯示EV+/-變化,,D600Live View與半透鏡一樣會鎖光圈,卻無
半透鏡帶來的對焦速度這也是N家用戶一直在呼籲原廠出韌體修改的地方,
可惜這次發佈的新韌體雖解決了棚拍Live View一團黑的問題D600鎖光圈
依然無解,我認識的CN兩家用戶一直很希望原廠把Live View做好,才不是
你所謂的"老手是不需要那種東西的"能比機頂螢幕更精進的東西誰不想用,
哪怕需要花錢買外接LCD,,不需用LCD來劃分新手與老手,我知道的微距幾
乎都捨OVF而用LCD放大對焦來拍攝,你不能代表CN老手發言,你又知道它們
不在乎原廠把LCD做的更好...(恕刪)

就是因為SONY做得太方便了
所以我說她是高級3C數位電子產品
而不是藝術創作工具的單眼相機
而CN兩家也漸漸被拖過去
所以才會有我的有感而發
lghlion wrote:
雖然沒規定說一定不能用所見即所得的螢幕拍照
但是至少也要了解攝影基本功吧...(恕刪)


50年前是拿一堆XYZ座標跟你解說彗星運行軌道大學生聽到
霧煞煞,現在是放一部3D動畫連小學生都看的懂,以前數學老
師說過一句話,一連串的數字沒有意義,最後終須圖形化才能
得到答案
LCD怎會失去基本功?光圈快門ISO組合數字在下面,上面即時
顯示給你看,應該更容易懂吧,十幾年前買一本攝影書籍,把光
圈比喻成水龍頭,快門比喻成開水龍頭時間整整解釋了三頁,拍
了好幾十張底片才搞懂,現在LCD我解釋給我老婆聽10分鐘就懂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