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A55錄影過熱問題...

crowdedcity wrote:
猜測最徹底的解決方法就是更低耗能的感光元件(依賴新製程或新材料或其它新技術),變通方法就是放棄浮動式結構,加強散熱。


在製程無法進一步改善前,就只能改變防震機制,例如改為光學防震,然後讓感光元件可以貼附在導熱材料上,所以長時間錄影的攝影機也大多採光學防震系統。

SONY因為承襲到KM的感光元件防震技術,加上以往A系列一些機器也使用這技術,騎虎難下,只得在A33/A55繼續使用感光元件防震,然後全電子即時取景設計讓感光元件會有更多的熱,所以關機→不通電→不發熱,預計要拍長時間前讓機器多關機休息一下,不要還開機讓感光元件一直在取景,除A33/A55外,同樣採電子即時取景技術,沒有感光元件防震的NEX也是。
不過sony的特色就是機身防手震呀, 讓每一顆鏡頭都可以防手震,
放棄了這個, 改成鏡頭防手震, sony其中一大優勢就沒了,
sony應該不會放棄吧!
呵~~學canon的策略呀..
差不多的焦段出個有防手震跟沒防手震版本,再用機身去控制選擇,然後再用光圈大小搭配出不同版本,這樣大家選擇性就多了,想多錄影就買有防手震的,以照相為主的就買沒防手震版本就好...sony的電子技術,想必應該沒問題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s/22272636@N08/
機器會熱跟天氣也有關係,
我的iphone在很熱的天氣也很燙呀!
說明書上也有標示說明,錄影上的提醒呀!
機器一定會有保護裝置的,
亞洲天氣的氣溫比較高,相對也會影響機器,
機身輕量化後體積小了相機散熱也有影響,

單眼有錄影雖然是一件好事,是為了方便,
但還是沒有攝影機成熟,真的想錄影還是買攝影機吧!
攝影機還搭載了多樣化的功能可以選擇,

必竟買了一台好車,改裝後也不會變跑車的~~

從sony官網上查到的,歐洲A33在預購,A55要等到十月,所以目前上市的可能只有亞洲國家,所以歐州沒災情應該是因為根本就沒有人手上有相機,美國A33是開始賣了。另外Dpreview上面有討論過熱問題:

http://forums.dpreview.com/forums/read.asp?forum=1037&message=36401697

大陸那邊找不太到相關文章,只有一篇七大暗傷的。(搞不好被和諧了??)
bgrich wrote:
目前觀察到01上說拍...(恕刪)


請問Bgrich大..
這樣木柵動物員一天下來... 350張 只用一個電池就OK?
剩多少% ?
狂嘯龍 wrote:
其實日本也有類似反映...(恕刪)


日本也一樣有拍照時過熱,討論也不少,不過日本最多人在意的是耗電問題,有人夜間都用多框iso拍,一顆電池拍不到100張

另外也提到對於採用同樣CMOS的D7000,關注是否也會這樣的過熱問題
mickyteng wrote:
另外也提到對於採用同樣CMOS的D7000,關注是否也會這樣的過熱問題...(恕刪)


Nikon沒有機身防手振,所以感光元件可以和散熱片結合,光這點就差很多了,而且這台是鋁鎂合金的機型,金屬的散熱應該會比塑料好,反正下個月中或是月底,就應該開賣了
Nikon機身從無過熱問題~
散熱做得還比C家好~
請大家放1萬個心
telfaxgo wrote:
Nikon機身從無過...(恕刪)


D7000一定也有過熱保護的,如果在大熱天持續拍攝1080P的影片,機身要不發熱應該不可能。A55是吃虧在EVF的訊號需要CMOS持續開啟,加上機身防手震跟小機身不利散熱。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