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索尼α1家族交流&貼圖一起來蓋大樓

alanrari wrote:
幾乎完美!https(恕刪)
讚!

不過我是更有感...這次更新改的更爛,如用AF-C的「追蹤」,再配合「追蹤靈敏度」的級數之下,本在1級至5級的快慢反應很明確,現在變成太敏感都成一樣等級,以至追蹤標的,很容易受前方稍有障礙物影響,就馬上轉移焦點而脫鎖。

另在這一狀況之下,一脫焦後本會保持在原對焦距離(即AF呈HOLD),不會馬上亂找而景觀可保持清楚,但現在也變成跟4D的泡泡焦點一樣,馬上到處快速亂找,以至更容易迷掉而回不來。

當AF呈HOLD時,追蹤焦框會變白色不動,要直到有放掉對焦,再重按對焦才會再重新對「標的」進行合焦,這時應該是有靠原AI的識別保存,便可保持原位置(距離)的清楚,就更容易即時去修正找回「標的」。

另a9ii也跟著大幅更新成V3.0,與接著再更新成V3.10,然也是改變的...成如以上狀況一般。但其合焦後,拍下的圖片質地,還是很有硬度上的強烈感,則就有一股晶瑩剔透之下更明晰、清楚!

以上大家,去試看看吧!

而自從這二機的再次更新後,我幾乎天天到這裡來練凰頭燕鷗,看成果是...越練越火大(對岸就是基隆港區的「和平島」。)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買下A1 其一原因, 是 1/400 閃光燈同步, 真的很實用, 平常相機 1/250 以上就必須用 high speed 同步損失火力又拉慢回電. 很多時人像拍攝為了有更快節奏而將快門同步壓制在 1/250, 但 1/250 並不一定是安全快門, 尤其是長焦, 相機高像素又或 MD 動動多多. 這麼多年來只有使用 Nikon D50, D70s, D810 時可破除 1/250 閃燈同步這限制. 現在 A1 可以了. 使用 1/250 以上亦令成功率上升. 但有點奇怪是 A1 1/400 閃燈同步時快門跳動力度特別大, 其他快門速度又沒有.

A1 + 50 1.2 GM + AD 200 Pro 透光傘補前, TT350 橙色gel 紙打後

50 GM, F1.4, 1/320,


50 GM, F1.4, 1/320


50 GM, F1.4, 1/320
crossmatch wrote:
買下A1 其一原因, 是 1/400 閃光燈同步, 真的很實用, 平常相機 1/250 以上就必須用 high speed 同步損失火力又拉慢回電

請問損失火力是指什麼?

沒體驗過1/400的實體快門同步
跟閃燈 high speed 模式拍起來的亮度有差別嗎?
還是有什麼其他差異?

Sony的閃燈我不清楚,
我在用Canon的閃燈沒感覺到明顯的回電速度差異...
(可能是我相機連拍極限拍得不夠多張...)
lfjadsflk wrote:
沒體驗過1/400的實體快門同步
跟閃燈 high speed 模式拍起來的亮度有差別嗎?
還是有什麼其他差異?

我是這樣經驗感覺……

SONY相機上和閃灯上都有強度的分別調整,這是不會連動變化的,因為本家的閃灯也有不能調的,所以這時就只能用相機上的去調。

然相機上還有環境光配不配合的選項,再加有二個出力點,所以有時不注意到相機上的出力,一急用時會很亂,而無法馬上配合經驗值去打閃。

而又有ISO高低的感光不同,及閃灯本身噸位功率大小不同(即出力),與支援精準焦距大小的不同,及有各閃灯發光「作用期(duty)」長短不一,短的快門高就較會吃不到,這往往影響也大,然我在用時反而較會過曝的更多。

然在支援的焦距上,目前只有HVL-F60RM有最大範圍的14-200mm,其它的都只能到105mm,則用超越105mm就會較有異樣;所以我為搭配使用的長短鏡頭焦距,一口氣買F45RM×1、F60RM×2而放棄遙控器

另在高速連拍上,噸位不足的即出力較小者,在此狀況下要是發光用的很強,就會很快的一次一次減弱下來,這跟會不會快速回電是錯開的,即要停止連拍後才會啟動回電,所以也要注意閃灯上的指示可不可再連拍,這在a7RM4上更新到V1.20開始時,有些相機支援連動閃灯MENU,就可方便由相機觀察窗上直接觀看到,而A1也有支援到。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lfjadsflk wrote:
請問損失火力是指什麼(恕刪)


火力損失是指同一ISO, 光圈下, 閃燈在 high speed syn 比較 normal syn 下的 GN 指數下降.

原因是 high speed syn 比 normal syn 要待續閃更長時間. Sony 有以下解釋 HSS, 並註明 HSS mode 回電需要 5 秒

https://www.sony.com.hk/en/electronics/support/compact-cameras-dsc-rx-series/articles/00031611

我是用神牛閃, 一般配燈具在日光下補光火力更吃緊. 可以都盡量會避免使用 high speed syn, 為了不超過 1/250 normal syn 閃燈同步, 日光下光圈可能要收很多. 有時為了淺景深也會被迫使用 high speed syn, 使用 Canon 時原理與限制也一樣 :

R5 Sigma 105 1.4 Art, F1.4, ISO50, 1/500, AD 200 Pro (high speed syn)


A1 FE 135 1.8 GM, F2.0, ISO50, 1/400, AD 200 Pro (normal speed syn)
crossmatch wrote:
火力損失是指同一ISO(恕刪)
漂亮!

您那這種鳥是約在多少距離下拍到的...
最近我都在基隆正濱漁港練「鳳頭燕鷗」,主要是玩捕魚時的瞬間俯衝過程,以為下一季的魚鷹捕魚熟練作準備,然也第一次拍到有這種鳥前來覓食,這距離大約在100米以外:

(點擊為全框幅50MP。)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bdA wrote:
您那這種鳥是約在多少距離下拍到的


也是 100m 以外... 軍艦鳥在香港是稀見鳥來

1200mm 下的 A1, 裁剩 2034 x 1356



但軍艦鳥體形比黑鳶大.. 還張裁剩 2044 x 1363

crossmatch wrote:
也是 100m 以外(恕刪)
讚喔!

這種鳥好像比較不敢靠岸喔?

全框幅用手機再裁一次,似還可以……: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繼續宅在家😅

上弦の月

1/400的同步快門,也是我換A1的主因之一,因為如果在室外打離閃的話,又需要跟太陽對幹的話,會很有感覺
「可惜現在還不能在室外拍,所以只好放上室內照囧」

Sigma 14-24mm f2.8 Art


Sigma 24mm f1.4 Art
  • 7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