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捨我其誰!Sony A7R IV 全幅高畫素王者動手玩!

高畫素,電腦配備最低需求也要提高,不知最低標在哪裡?wifi傳檔因檔案加大,這不知道會不會是一個困擾,總體上是誘人的相機
高ISO感覺在1600是可以接受的解析度範圍,3200就已經有一些抹掉的部分,6400細節跑掉更多。這是直覺的感受。
我一直用A7R2到現在還是很滿意,對R4更是很期待!畢竟我都是以拍照為主攝影為輔而一直期待R系列機型。16張合成光在我手機上下載及在01網站內看合集照片都要等許久才能開啟和下載還真的檔案很龐大!對現在我4千萬像素裁切很滿意但心就是貪心想再更好。擁有鏡頭群有的aps鏡頭看來又可以拿出來用了!本身都是用sigma art鏡頭,撇開對焦速度比起原廠我更能相信sigma呈現畫質在cp值上遠超過原廠鏡頭,更能有出色的表現!
made in thailand
samsung1217 wrote:
想問一下R4是否改回...(恕刪)
看了一下,可以繼續等下一代出現!(尤其4K 60p)
吉姆林 wrote:
Sony A7R I...(恕刪)
恍似 worte:我也是看了這影片後,...(恕刪)


像素高不利高感,這一直是個誤解.....
縮圖到同樣尺寸之後,S/N是相同的.... 數學上算起來就是這樣

白話講
一億像素縮圖到1000萬像素之後
S/N 跟1000萬像素相同,

之所以看起來比較躁比較抖,
是因為你放大了10倍看

粗略來看是這樣,
前提是這10個像素完全合一之後會跟一個像素的結果一模一樣。
實際上因為間隙微透鏡製程等種種因素有點損失,
舉例來說可能要11個小像素才能達到1個大像素的信躁比。

但是反過來,將1000萬像素的結果放大10倍看,
雖然S/N相近,但解析度則遠遠不及。

一億像素的可以縮圖到1000萬,得到相近的信躁比
但是1000萬像素的卻沒辦法放大10倍得到相同解析度,
10個像素能得到的細節的訊息全部融合到一個像素上面了。

結論是像素高,只有好處。

唯一一件事要注意的是繞射極限,像素過小會達到解析力的極限,
高過這個極限之後,像素再小,超過Nyquist取樣,都是浪費的資訊,
點光源都因為繞射糊成一片,此時像素再密也沒用。

且看下列試算表。
舉例來講,看綠光波長555nm,光圈F11,繞射極限在62.3MP,
差不多接近A7R4,紅光則爆掉了,但是如果你用F8拍,極限在一億像素左右。

也可以參考APSC那欄,主流26MP其實差不多到綠光F11的繞射極限,
用F8拍紅光極限大概是在40MP。
這邊都沒考慮鏡片造成的損失與模糊,
實際上極限還要再打個折扣可能9折95折。
所以說他們感光元件不是亂設計的,

光圈開越大,繞射越低,極限越高,
詳細理論教學可以看巫師後期。
assis1123 wrote:
唯一一件事要注意的是繞射極限,像素過小會達到解析力的極限...(恕刪)


這裡我有個問題
就我所知一吋感光元件的繞射極限
大約在F3.3(約全幅f11)
所以這邊APS-C的光圈值
是否要下調1.5 stop?
拍出來的照片色澤有出來,模特臉上呈現顏色也很不錯…真的是黑科技啊
但檔案真的好大……記憶卡不知道要準備多少張了 哈哈
看來會搶攻不少專業商攝市場,取代中片幅相機
byrianshih worte:
這裡我有個問題就我所...(恕刪)


可以參考這篇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iry_disk

他這個公式已經把視角(成像大小)含在內了,
所以不需要再計算APSC等效crop了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