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似 worte:我也是看了這影片後,...(恕刪)
像素高不利高感,這一直是個誤解.....
縮圖到同樣尺寸之後,S/N是相同的.... 數學上算起來就是這樣
白話講
一億像素縮圖到1000萬像素之後
S/N 跟1000萬像素相同,
之所以看起來比較躁比較抖,
是因為你放大了10倍看。
粗略來看是這樣,
前提是這10個像素完全合一之後會跟一個像素的結果一模一樣。
實際上因為間隙微透鏡製程等種種因素有點損失,
舉例來說可能要11個小像素才能達到1個大像素的信躁比。
但是反過來,將1000萬像素的結果放大10倍看,
雖然S/N相近,但解析度則遠遠不及。
一億像素的可以縮圖到1000萬,得到相近的信躁比
但是1000萬像素的卻沒辦法放大10倍得到相同解析度,
10個像素能得到的細節的訊息全部融合到一個像素上面了。
結論是像素高,只有好處。
唯一一件事要注意的是繞射極限,像素過小會達到解析力的極限,
高過這個極限之後,像素再小,超過Nyquist取樣,都是浪費的資訊,
點光源都因為繞射糊成一片,此時像素再密也沒用。
且看下列試算表。
舉例來講,看綠光波長555nm,光圈F11,繞射極限在62.3MP,
差不多接近A7R4,紅光則爆掉了,但是如果你用F8拍,極限在一億像素左右。

也可以參考APSC那欄,主流26MP其實差不多到綠光F11的繞射極限,
用F8拍紅光極限大概是在40MP。
這邊都沒考慮鏡片造成的損失與模糊,
實際上極限還要再打個折扣可能9折95折。
所以說他們感光元件不是亂設計的,
光圈開越大,繞射越低,極限越高,
詳細理論教學可以看巫師後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