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SONY終於也步入單眼大廠的格局,A77中階機也有資訊豐富的機頂LCD


lghlion wrote:
不好意思
可見閣下可能沒用過有機頂LCD的單眼相機
機頂LCD的資訊是拍照前設定參數時在看的
並不是在拍照後
並且也不用一直看
當設定好參數後就可持續拍照
直到你想再更改參數才需觀看
當然你也可以說看機背螢幕就好
這當然是習慣問題
我自使用單眼以來都是NIKON系統
已習慣看機頂LCD
就算現在D300S機背也可以顯示資訊
我還是都看機頂LCD而已
機背是觀看拍攝後照片成敗在用的
相信A77用戶多了以後
就會知道機頂LCD的方便處
大家習慣就好


不好意思,閣下可能都是單一模式單一參數打天下

就算是單一場景,控光還有角度不同
光圈快門參數也是時時需要調動
加上小弟手殘,為了不開防手震又要牢靠
只好常常上腳架
當我把機身上了腳架
按照您的方式,我大概還要準備一個梯子
拍完之後站上去看一下機頂LCD....

底片機時期使用的AF機種就大都是機頂LCD....
但說實在我還是不習慣....
所以我說它是雞肋
食之無味(就真的用不到嘛)棄之可惜(拜託,這東西可是大廠的分野!!)

但我發現講了這麼多
還是有人不懂我在講啥
我說眼睛離開觀景窗就可以看到所有參數資訊
就有人鬼打牆說參數是事先調的,眼睛幹麻離開觀景窗之類的布拉布拉

那就繼續當大廠的愛好者吧XDDDD

這就像三年前
我拿a350的可掀螢幕+Liveview在演唱會上跟一堆盲拍的人
盲1:好像很方便耶!!
盲2:那是小廠變不出把戲才用這種東西,我們繼續盲拍練技術!


nath206 wrote:
請去看看杜象對於這個馬桶的論述,以及相關引起的討論與定義。
你就會明白,什麼叫做工藝品,什麼叫做創作的藝術。

無論你怎麼美化相機硬體本身,充其量相機只能叫做工藝品,而非攝影創作本身。
當你一直把創作媒材當成作品來看待時,你就會受限於這個媒材。

再則,請去了解一下攝影在藝術裡的定義範疇。
你不要只是用自己的想法去定義攝影,請去看看世界怎麼定義它。

看見一張照片時,沒有人會感嘆『這台相機呈現出來的效果真好!』。
大家會被照片所呈現的場景、美感、瞬間所感動,而不是被相機硬體。


小弟並非天生俱有藝術風骨之人,說起馬桶自然不及杜象之風采,這是可以被原諒的。只是您提出了,小弟便說說想法,您大可以批評小弟對馬桶的論述不專業,小弟也虛心接受。

您的立論著墨在"照片",也就是所謂的拍攝結果上,硬體只是一種媒介,所呈現出的創意及想法才是重點;小弟則主張在攝影過程中"思考"並"體會"手上摸的、眼前所看的,學習尊重手上的相機、眼前的景物,以及也許對理論不在行,但對攝影有著無比狂熱的普羅大眾,如此的攝影才能內化人心。

本想意氣的再反駁些什麼,只是看起來最後也只會淪為各說各話。也許如您所說,世界或是書本上所定義的攝影才是真正的攝影,但對所有花錢買相機記錄生活的平凡人而言,那真的是一個不按此發展就攀不上專業的門檻嗎? 無論是攝影或藝術都應該有更多面向,來讓更多人參與其中,進而發展成不同層面的專業。

美學是概念,器材是知識,專業攝影就是概念與知識兩者兼俱,除此之外還要有大家風範,這就是小弟自以為的專業攝影。

相信大家看到一張令人驚嘆的照片,多少會有想探究「這是什麼相機所拍」的念頭,這就是相機要找專業人士代言的原因。當然,也許真正的藝術家不會有此念頭,但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夠資格稱得上藝術家呢? 至少小弟知道自己不會是。

無論如何,還是感謝您至此的論述,看得出您有著自己對攝影的堅持,這樣也很不錯。

ybshit wrote:
相信大家看到一張令人驚嘆的照片,多少會有想探究「這是什麼相機所拍」的念頭,這就是相機要找專業人士代言的原因。...(恕刪)


這也就是相機製造商騙人的手段,讓你以為買了這相機就能拍得跟某人一樣好。

當你看到一張令人驚嘆的照片時,應該要追尋的是拍攝者的心態、看法,還有「為什麼會以這種方式構圖」、「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表現」。
如果看到照片的當下,先想到的是這張照片是用什麼器材,而非技巧,那只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認為自己的水準跟拍攝者一樣高,唯一的差異是器材,所以直接往器材上去想。
第二,認為拍攝者的水準跟自己一樣低,唯一的差異是器材,所以直接往器材上去想。

就像我們看到一幅畫,乍見的瞬間,想到的是「這是用什麼媒材畫的」,跟「為什麼用這樣的表現手法」,兩者的心態會有根本性的不同。
taisun wrote:
不好意思,閣下可能都是單一模式單一參數打天下

就算是單一場景,控光還有角度不同
光圈快門參數也是時時需要調動
加上小弟手殘,為了不開防手震又要牢靠
只好常常上腳架
當我把機身上了腳架
按照您的方式,我大概還要準備一個梯子
拍完之後站上去看一下機頂LCD.....(恕刪)


喔,我除了P模式不用,ASM都時常用
ISO加曝減曝白平衡也都時常設定
所有參數都在機頂LCD完成

除了要拍慢快門或B快門才會上腳架
並且都架在胸前高度
這時也可以看到機頂LCD
除非前面被東西擋住才需要把腳架架很高
這時就是開機背螢幕或LV模式時機
這樣也沒有很麻煩阿
所以說都是習慣問題

不要用自己思維去評斷機頂LCD是無用的雞肋
我也不會去說機背螢幕顯示資訊跟LV是雞肋
畢竟各有不同使用時機

真的覺得是雞肋的話
請買來A77後用黑色膠帶貼起來
免得礙眼
反正跟以前A700差不多
上面也是黑壓壓一片塑膠
大家少點爭辯..
如果這個機頂LCD可以拿來設定B快門長曝時間設定連控,
甚至實裝定時攝影功能..嘻嘻..
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 https://www.facebo

nath206 wrote:
這也就是相機製造商騙人的手段,讓你以為買了這相機就能拍得跟某人一樣好。

當你看到一張令人驚嘆的照片時,應該要追尋的是拍攝者的心態、看法,還有「為什麼會以這種方式構圖」、「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表現」。
如果看到照片的當下,先想到的是這張照片是用什麼器材,而非技巧,那只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認為自己的水準跟拍攝者一樣高,唯一的差異是器材,所以直接往器材上去想。
第二,認為拍攝者的水準跟自己一樣低,唯一的差異是器材,所以直接往器材上去想。


也別急著說相機製造商騙人,只要確實該相機所拍出來的作品,就沒問題。

您列出的可能性太過於極端,其實會有這樣想法的人不見得像您說的如此夜郎自大。有時日本風景寫真雜誌會在照片旁註明使用機材及底片,這便是觀察各家鏡群及發色的最佳參考,有的人知道自己無法拍出這樣好的照片,所以會抱持著練習與嘗試的態度去調整各項參數。

更甚者,毫無創意的人,也是藉著模仿或複製等方式,一步一步地養成獨立的思考方式。

也就是說不見得每個人天生就有那種藝術家的思維,所有人都是從基本功練起,再精進自己"觀看"的能力,藉著閱讀及思考才慢慢培養了藝術的思維。


nath206 wrote:
就像我們看到一幅畫,乍見的瞬間,想到的是「這是用什麼媒材畫的」,跟「為什麼用這樣的表現手法」,兩者的心態會有根本性的不同。


就算兩者心態不同,我們也毋須去探究這為何不同,進而引發誰是對誰又是錯的是非爭論。畫廊裡,有的人能夠沉醉其中,有的人只是附雍風雅,那也不打緊。藝術本來就是大眾財,沒人規定要抱著怎樣的心態才是真藝術。

以為拿著專業機材就成了專業人士的人也不是沒有,但那是人之常情,實在不必以探究其心態去損及別人的自尊。單純賞玩器材、記錄生活,不也是表達自己對攝影熱愛的一種方式,如果哪一天能藉著美感的修鍊而有所精進,豈不是美事一樁。

不知不覺也離題甚多了,在此跟樓主說聲抱歉。
新米少尉 wrote:
所以說...如果非純...(恕刪)


新米大大把我想表答與請教的事情更清楚的說明白了,才一個晚上沒看文章,立刻又多蓋了好幾頁
比大陸在寫小說的更新速度還更快,我看不懂有些大大在扯什麼,我們應該是要拿一個 "常態" 的
例子來論述,不是扯說 "阿呀如果電子東西好,那就剩P就好阿,那就剩AUTO就好阿" 沒有大局觀
只扯根本不會發生也沒發生過的事情

P A S M 他是各有功用的東西,如果照某兩三位大大在積極悍衛的那樣,什麼東西通通都是手動完成
那所謂高階機是不是應該只剩 M 功能就好,以保持他身為高階機該有的身份與專業感???
我雖然不是什麼高手或是大師,只是個入手單眼未滿一年的新咖,撇開我比較不在意的白平衡先不論,
因為SONY的白平衡讓我相當信任,頂多LR再自己調一下,但是我也知道ISO 光圈 快門是構成的三大
元素,面對同一個景色畫面,在正常情況下(別扯一堆什麼特殊情況)機身自行判斷與純手動調整,相差
並不會十萬八千里,一堆人在扯一堆 M 模式較適合拍攝者所想的,不然我想請教一下,A 模式之下
是機身決定怎樣你就一定要按下去嗎,你自己沒法更動嗎??? 某些便利的電子能力讓你更快速的達到
差不多的數質,要再加減EV或是光圈或是ISO或是快門,可以微調就能達到,除B快門外,M 模式達的到
的設定,A不行嗎,S不行嗎???

我不是大師,但是在特定模式下,電腦不會比你的人腦笨到哪去,至少電腦顯示出來的都是 "合理"
的三元素搭配,我自己再微調,不用打星海要練手速,打CS要練手速,連拍照都要練手速,你拍風景,
拍夜拍當然有很多時間讓你按一堆快速鍵在調整,除此之外呢?

我還不至於嫩到像另一篇大大問人家 P 跟 A 的感覺差在哪,至少我都還知道每項模式使用時機,
一堆自覺的專業人士批判著說高階機就是要沒電子功能,這樣才不會分心,這樣才能練功,要掛上
一大堆快速鍵,但是你們這些這樣論述的人,有比王寶國老師,HERMAN老師,徐柏宇老師所拍出來的
作品還要動人嗎??寶國老師或是洋森大拿55這人家所謂的低階機就可以幹翻一堆人,這是為什麼,
甚至還聊過說電子景觀窗真是方便的東西,測光變的真是輕鬆....

剛好順道回應一下安全帽大大,我想我不是韓國星海冠軍,也不是星海台灣聯賽那位蟲王,
我的手速沒那麼快,快到可以瞬間手動追焦十四連拍然後張張準焦,那如果拍出一堆糊掉的照片,我是
會直接扔進垃圾桶,這會不會是後來又不繼續使用這功能的原因呢

我想蒸汽機不是瓦特發明的,飛機也不是萊特兄弟發明的,幾乎絕大多數的東西出現,都會經過許多
人的蘊釀,最後成功改進的人才會被人記住,一路討論以來許多功能,例如連拍,錄影,LV等等這些當然
都不是SONY首創,但是直至目前為止,他是改良的最成功的,將來其他廠家會不會超越大家不知道,
不過廠家間的互相競爭所造成的進步,我想是非常樂見的

話說回來,很多言論在扯 "純手排" 或是 "純自排" 也脫離我想請教的問題,不止是低階單眼也有
手動功能,現在連一堆高階DC也都有,我發問的重點是在 "高階機為何都不太附加便利的電子技術"
如果今天A900也好1DS也好等等這些高階機,搭載電子羅盤,全景功能,高速連拍,多框除噪,HDR,
100%反應的LV,FULL HD高速對焦不易迷焦的錄影功能,讓一台機子不止擁有高畫素與全片幅的傳
統高階機功能外,還搭載時代進步下的科技技術,不是更理想更好嗎??而不是加減兩三樣功能,就給
你出一台,一天到晚出機子,結果想要的東西永遠搭不在一起,例如A77如果是全片幅機,我手上的33
應該就立刻拋掉換機了

大家買手機的時候都希望收訊很好,雙卡雙待,智慧型上網,電池待機續航力久,觸控螢幕,拍照功能強
,可以導航可以看電視,隨著時代進步,NOKIA曾幾何時原本是手機界的霸主,直至蘋果出世後,緊接著
HTC的直追,造成原本的手機大廠陷落,但是A家或H家仍然沒有意願去整合其實他們知道該整合的東西
此時給了中國山寨機龐大商機,因為假蘋果幫真蘋果加上雙卡雙待功能,也強化了收訊強度,這也是為
何每星期從深圳羅湖區可以批出500萬支以上的山寨機到世界各地的原因.

或許我就算買了十幾二十萬一台的相機,也不可能拍的像那些大師一樣好,因為藝術眼光與構圖才是
最大重點,但是至少我買電子性能高強的相機,除了可以玩出許多新花樣與新感覺外,相機通過機身電
腦運算出來給我參考的數值,也不太會讓我拍出沒光暗沒對比沒飽和的鳥照片

我實在無法理解喜歡在相機版舉汽車當例子的人腦袋在想什麼...
偏偏還講錯,被發現錯誤還惱羞成怒...

然後人家討論器材,他在那邊大腦先決,
現在是要討論藝術史是嗎?
誰不曉得「媒材無法決定作品的價值」!
問題是人家在討論什麼?
自以為只有自己了解當代藝術,那叫自我感覺良好。
自我感覺良好也沒關係,可以自己另外去開一串討論...
(還是有杜象牌相機?布列松牌相機?
我比較想要ARAKI相機啦!

至於我前面在討論的,所謂專業機、準專業機,
跟使用者專不專業一點關係也沒有(我也隻字未提),
那只是廠商的產品定位嘛!有錢什麼都可以買啊!
只有自以為是藝術史老師的在那邊拘泥專業兩個字。

但是期待高階機身的人,總是會希望機身能提供更大的自由度、
更好的操控性、更好的可靠度,不是嗎?
直接提供更完整的手動功能就是這樣,想怎麼胡搞瞎搞隨便你。
產品定位是這樣,如果目標市場的使用族群被認定不需要某一樣功能,
那樣功能在產品規劃階段就不會出現。
但如果以後高階機身大家期待更多電子功能,不要說現有的,
就算內建圖庫輔助構圖也沒啥不對啦!
反正市場不就是這樣,有人買的商品就是對的。
曾經被視為邪道的LV,現在各家管你高低階全都有了不是嗎?
但我會期待,放在高階機身的功能可以很可靠,
比如如果有iSCN,我會希望同類場景的判斷是一致的。
但廠商思考的恐怕只是怎麼做可以毛利更高、賣得更多....


總之,各位加油,請繼續!
(飄走~

輕鬆騎 wrote:
sony 公佈2011年市佔率第2名
明年加上這次4機種銷售
明年3台全幅機
有機會拿下市佔率第1名
...(恕刪)


不要再拿台灣不知哪裡來的台灣數據來說嘴了,

日本 BCN 2011年1-5月統計
有反光鏡 CANON 43.3%, NIKON 40.5%, PENTAX 8%, SONY 7%
無反光鏡OLYMPUS 38%, SONY 32%, PANASONIC 30%
兩者總合 CANON 29.3%, NIKON 27.4%, SONY 15.0%

有反光鏡機種 出全幅, 7%就變成40%?
以後會怎樣我不知道, 但A33現在銷售比較差是事實
A33/A55有提升市占嗎? 很明顯是沒有
不算NEX等無反光鏡機種, PENTAX市占都還比較高

lghlion wrote:
小弟才疏學淺...也看不到跟直拍有關係的機背LCD有多威
只看只機背大螢幕,可顯示訊息
可開導一下小弟嗎...(恕刪)



這台是A550

機背LCD這樣子的功能,比機頂LCD好用多了,不管是直拍還是上腳架拍都很讚。

對了,不要酸我沒用過「有機頂LCD」的相機喔,NIKON F100,以及之前用過的D80與D90會哭的....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