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索尼α7R5交流&貼圖一起來蓋大樓

發現兩張神奇的照片
都是 a7r5 + 70200gm2 @ F2.8拍的

快門1/30 , iso 3200,竟然沒看到噪點



快門1/60, iso 3200 有一點噪點
妖狐藍風
妖狐藍風 樓主

所以大家盡量向右爆光

2022-11-25 17:35
AbdA

打鳥有白紋理的,就要盡量往左,因為標準時就很容易暴掉,美況就會遜色很多,不是難得的鳥就成打水漂[^++^]。

2022-11-28 20:21
17號那天的DSC00001.JPG,我一向只拍RAW,然當時到店裡取貨時,連開箱察看都沒,急急的跟同好們約要去大雪山試車,而沒去成轉景點後,沒詳細察看相機內定的,只調個快門諸參數,看到有影就趕緊的打,所以也拍下了單純的JPG檔...



Sony α7R5 & SEL70200GM2+20TC
(台面為裁切,點按彈出即為原生JPG檔。)

而這時一回放,對它的ISO質地表現,是很滿意的,有感超車a1的

再選一張用手機銀幕放大後擷取:
(等效應該有大於1200mm囉。)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2022.11.19在大雪山一大早打的待動鳥

「紅頭山雀」俗稱「小叮當」:(其比麻雀小了一半以上,點按彈出可看在LR的簡單調控值。)


RAW先轉為DNG,在到LR調控一下,點按可以看到調控值,及拍攝參數。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妖狐藍風
妖狐藍風 樓主

好藍的天,有一咪咪紫邊

2022-11-25 12:17
AbdA

在Sony Viewer上看不會,應該是轉DNG的軟體,也沒辦法全支援,強解出的結果;雖有大晴天但這是一按40多張的精選(搖頭)。

2022-11-25 12:29
重新燃起希望期待中……

很明顯的a7R5,本適合用來打鳥,正式出品就被閹割了,猜測關鍵應該在是那個突然出現的大Lag調控的不順為敗筆!

這個測試影片來自馬來西亞,其用的是先期的測試機,說到連拍可以有10FPS,及很適合用來打鳥,不過沒有林葉枝支環境,就不曉得當初的這一狀況會如何:

若能調回到原始要給的設計,那應該就可淩駕在a7R4、a7M4之上的順暢靈活。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bdA

還有會出大Lag,發現在用電子拍會更多,而我是拿到相機後,第一次按下快門就遇到,且是在機械快門之下,若發生接下就無法拍下連續的美姿美樣。

2022-11-28 17:41
AbdA

測試都講好的,那就會被我認為不忠實,也害了大眾更損形象。

2022-11-28 17:43
一個AI完美的鳥對焦...
(Hi+ 連拍,但只得這二張。)


2022.11.22在大雪山的「黃山雀」(其體型比麻雀還小不少;我們家特有種!)
Sony a7R5 & SEL70200GM2+20TC(手持拍攝,台面由橫轉直裁切,點按彈出為Open APS-C全框圖85%的JPEG輸出。)

LR還沒支援它的RAW檔,先在Sony Viewer輸出TIF,轉LR提昇1.7EV曝光,再加50%的「色彩」除躁之後。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承上,另一隻「黃山雀」

Sony α7R5 & SEL70200GM2+20TC(手持拍攝,台面為裁切,點按彈出為Open APS-C全框圖85%的JPEG輸出。)


同採HI+連拍有五張,只得這前二張可看,而ISO是1600,同上可幾乎不用作「明度」除躁,只作「顔色」50%除躁。

我愛到大雪山打小鳥,主要是牠們一來都是成群,但有時還是會遇到「滿天都金條,要抓沒半條」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陽明山」今年冬天的櫻花,發現已有局部先行開花了:

Sony α7R5 & SEL70200GM+20TC(專程去打鳥,看到隨機拍下的。)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妖狐藍風
妖狐藍風 樓主

我喜歡拍花[爽]

2022-11-25 23:06
AbdA

我也是,尤其含有小鳥一起的---櫻花小鳥,可加櫻桃會更好[^++^]。

2022-11-25 23:14
2022.11.23在大雪山的「白腰鵲鴝」

Sony a7R5 & SEL70200GM2+20TC
(ISO 2500 @ F5.6、1/250s。)


(ISO 800 @ F5.6、1/160s。)

Open APS-C手持拍攝,點按彈出為全畫素85%的Jpeg輸出,其為外來種、體型約與麻雀一樣大小,在小於二米內拍得,若用正大砲無法如此近距,所以用砲要有彈性;這是經驗的告知,才再哈此第二鳥槍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妖狐藍風
妖狐藍風 樓主

20TC真的比較柔一點。

2022-11-27 21:36
AbdA

「20TC真的比較柔一點」上圖顯示的,是一個後製下軟控的,因我有感太銳,已刻意調降了清析度-40。待後我再秀原始的來比較!

2022-11-28 12:00
AbdA wrote:
妖狐藍風
樓主
20TC真的比較柔一點。


1.原始沒-40%的




2.上貼有-40%的


再看不清楚,就點按彈出,來看全畫素大圖;其實要那樣作也有降躁的效用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承上

另外如果再多加「去朦朧」,先前只有Pulg in功能時叫「除霧」,這有時會很不錯用(倍感醒目),但在實際上細節就會被去掉不少:

(這樣就會較不柔!以上,都是用Jpeg的85%品質輸出。)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