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x874 wrote:曝光补偿拨轮是指向0的吧?请将曝光正常和曝光不足的照片放上来看看效果 1.曝光补偿拨轮是指向0的吧?是的2.请将曝光正常和曝光不足的照片放上来看看效果縮時的第1張,自動曝光25秒,ISO AUTO 1600縮時第2張以後都這樣了,自動曝光25秒,ISO AUTO 250用過多台Panasonic拍縮時都沒這個問題,A7R2用APP也沒這個問題,偏偏買A7R3來拍縮時就有這個問題
wjesse wrote:嗯嗯果然,M模式不會(恕刪) A傻瓜是固定光圈,快門時間就沒有一定,又加一個ISO Auto,尤其重點測光又不一定(其有中心與焦點之分),又有測光模式的不同,那當然變化會極大啊。
AbdA wrote:A傻瓜是固定光圈,快門時間就沒有一定,又加一個ISO Auto,尤其重點測光又不一定(其有中心與焦點之分),又有測光模式的不同,那當然變化會極大啊。 謝謝,這個我了解,但我敘述的問題不在這,變化會極大,也不應該是馬上變化,因為縮時過程有設定AE追踪灵敏度為中或低,絕不會在第1張正常值25秒,ISO 1600曝光後,第2張馬上跳25秒,ISO 250,實際現場亮度並沒有增加啊,正常要變換曝光值會是漸進式的過渡A7R3似乎沒有再更新韌體了,不然想換新韌體試試
wjesse wrote:謝謝,這個我了解,但(恕刪) 上貼,我談到「測光模式」與「重點測光點」的配套,其差異會很大,而我曾對同好舉例夜拍舞台秀能壓低ISO的機制,即有F2.8的鏡頭一般上快門用到1/400s,ISO可以低到400以下,然要是沒有對準主要強光、或稍有晃動,可能就颷高到ISO 6400以上...這是用「醒目」測光,而「重點」測光點是用「對焦點連結」,要再察察看這裡的設定!而夜間長曝,應該用「全螢幕平均」測光模式,「重點測光點」選用「中間」。我拍銀河,通常亮度標準都是如此使用,在單一拍都用30S之下,上半屬銀河部分都會搖黑掉一半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實際上銀河主體約15S就可拍的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