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A7R3可選擇的標準焦段帶微距功能鏡頭?

承上,A7R3 & Canon 16-35mm F2.8......

在一般室內光源下,以EV 0感光為標準,固定焦距35mm、快門1/80S,在各光圈下手持拍攝,看後散景的變化,與形成的ISO等級質感:
F2.8、ISO @ 125


F4.0、ISO @ 200


F5.6、ISO @ 400


F8.0、ISO @ 640


F11、ISO @ 1250


F16、ISO @ 2500


F22、ISO @ 5000

(註:此一顯示,有F2.8、有28cm的對焦距離,和有0.22x的放大倍率,要拍美食很足了。要是光線不足、ISO要低小閃F20M可以很管用,不然再大光圈也是有限。)
tuesday.life wrote:
老蛙15 2.0您應該使用過(恕刪)


這頭我沒有用過,但12mm F2.8 D買了二次,一個Canon EOS卡口、一為Sony A卡口:

(這頭放大倍率有0.2x可近拍到18cm,是我專拍...近接超大景與超大人景像和銀河的最愛,另拍銀河有F4很足,我有時還會用到F5.6-8.0!)

A7R2 & LAOWA 12mm F2.8


A7R3 & LAOWA 12mm F2.8

(ISO @ 3200)
2.8好像不太行
AbdA wrote:
承上,A7R3 & ...(恕刪)
hillside wrote:
2.8好像不太行(恕刪)

看不懂啊!
如果是要拍拍食物的話, Zeiss 的 Batis 40mm F2 CF蠻方便的,放大倍率是0.33。
我平常拿來隨拍吃的覺得效果不錯,你參考看看囉~












tuesday.life wrote:
最近看到tamron...(恕刪)
AbdA wrote:
這頭我沒有用過,但12mm...(恕刪)


我記錯,您是12mm這把,您好像說過這顆2.8時常會出現鬼影,那用此鏡頭拍銀河您的使用感想如何呢?效果如何?

這顆有r3專用的e卡口?

謝謝。
louischiago wrote:
如果是要拍拍食物的話(恕刪)


謝謝您的寶貴意見,美拍。
tuesday.life wrote:
我記錯,您是12mm(恕刪)

上圖合歡尖峰銀河,是用A7R3 + Laowa 12mm F2.8的A卡口轉E所拍。

而12mm有賣直接E卡口的,然看樣是用原生A卡口去加長的方式(即加法朗距),很多人都閒太醜就不用。而我都是用轉接的,一是上貼圖的EOS卡口好可再加「移軸」和「MAF」套件、一是SONY A卡口好可在A與E系統作共用。

至於眩光暈鬼影斑問題,後我是有體認到,超廣角、大光圈鏡確實不好設計,即每家的都有很大的通病,反而是它在F4(含)以上是較好者(也含有較愛的尖細星芒),所以我把具有12mm鏡頭(1224包含SEL1224G)都出掉。然其實不遇大逆光之下都可不錯用,而我也有很愛的1635、1530,再廣就只用12mm就沒有中間的焦段(也可說12-35mm F2.8都有了)。

不過也還保有一顆Sigma 20mm F1.4 ART

(這光圈雖大,但拍銀河還不過廣,所以我很少用它來拍銀河,但拍星軌就棒極了。)

LAOWA 12mm F2.8與A99M2組合(就是與它共用)

(可以直上95mm濾鏡,也有專用濾鏡架和移軸套件。)

Tamron SP15-30mm F2.8與A99M2組合(這是與E共用)

(T家的與Sigma一樣都很粗大,一般可能也不太愛用所以不介紹!而我有實際比拍它們的廣角度,這頭反而沒有比C1635F2.8L2廣,可知C1635F2.8L2有預留不小的修正空間。)

此圖由A9 & C1635F2.8L2攝

(A7R3 & SEL90M28G透過金屬遮光,加上可變ND模樣,以共用72mm濾鏡。)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