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一下,若要光圈全開拍照,就要特別注意所要表達的主體一定要準焦,我都選擇單點對焦,千萬別讓相位對焦點在整個畫面跑來跑去,有時更為了確保主體的準焦,我還會刻意以手動放大選擇對焦點讓主體最大程度能在焦平面內。
附一張同樣在拍茶壺的相片可以自行比較一下,絕不是某些網友說拉銳利就可以達成的準焦,對我而言沒有準焦的相片再怎麼後製銳利化還是一樣補救不起來。另外一直以為Sony的防手震功能是聊勝於無,拍完這張發覺原來還有功用,就參考囉!

land888 wrote:
謝謝你提醒。我也是a7r3...(恕刪)
焦平面跟這邊討論的話題有些差距,看網友後製修正的圖,樓主的問題應該在於銳化設定的問題,因為修圖後效果還可以。
不過還是回應一下,手動放大對焦時可以設定峰值輔助,另外焦平面的判斷有時是個人經驗或跟想要呈現主體的感覺有關,以我上傳的圖來說,若你選擇前緣的花紋,那後面的壺體能進焦平面就變少,若你選擇壺蓋上的圓把,那前緣花紋可能會不清楚了,所以要選擇兩點的中間例如壺嘴。坦白說,我是拍微距習慣了,所以特別重視這點,平常拍照可以不用如此多工,尤其拍人,自動眼對焦放在人眼就OK了,但在拍微距生態,焦平面的選擇判斷就太重要了,以下面這張相片來說(非2875拍的),在微距攝影領域,光圈6.3是非常大的光圈,而主體及倒影上下左右卻都能準焦,只能藉由峰值輔助及放大對焦來調整角度,當然很多時候還需要運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