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樓主蓋了此樓。看到Sony這支鏡頭的第一時間就下訂了.....因為價格不貴還有相當高的顏值!一般變焦望遠鏡頭很少有內變焦的,應該說較低價的選擇中,Sony FE 200-600mm F5.6-6.3應該是唯一,內變焦的好處,一般人都說是減少入塵的機會。但對我來說是整支鏡頭的質感,外變焦伸出的那一段,會讓一支望遠鏡頭少了點氣勢....利用週末試了下鏡頭,分享一下心得。買這支鏡頭另外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想體驗一下Sony的黑科技....優異的對焦性能。因為這原因,在拍鳥的朋友裡不乏Sony的機身,轉接他牌鏡頭來使用....且加上好幾節增倍鏡之後,還是能對焦,實在不可思議。試了一下全Sony的組合,只能說,真的有厲害,這支鏡頭再加上2X鏡(SEL20TC),在戶外還是能很快的合焦,這個好像沒有其他牌子的相機能做到,加了兩倍鏡可是F13的光圈,這大小的光圈,很多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都罷工了。有機會試了一下Sony的追焦,我得承認,我不太會拍飛的鳥,但Sony A9,真的有厲害哩,這鏡頭加上1.4X鏡(SEL14TC),在最大光圈F9的情況下,讓我輕鬆的拍下從我面前飛過的番鵑,F9哩。算是體會到Sony對焦的厲害......但因為ISO沒有拉很高(1600)的情況下,只有1/500-1/1000的快門,並沒有得到太多張清晰的照片,但依我的判斷,大部分的照片都有合焦,因為較慢的快門造成不清晰。 上面說的,都跟這支鏡頭沒有直接的關係....,說說這鏡頭,我沒有類似的鏡頭可以比較,但以拍鳥的經驗,知道這種價位的鏡頭不會有神話,驗證的結果,也是如此。鳥的距離近,大部分望遠鏡頭的表現都很棒,鳥的距離遠,馬上能分出勝負。這支鏡頭也一樣,主體遠時,成像就不紮實,這是我為何把ISO設在1600的關係,我擔心更高的ISO會讓影像更鬆。因為很多人把Sony的增倍鏡說的很神,所以週末都以增倍鏡做測試....有機會在試試撤下增倍鏡的狀況。國外用A7R3測試這鏡頭的結果,加了增倍鏡的反差都會降低,不如不加直接裁切,因為沒有A7R3的機身,所以希望透過光學讓A9的2400萬像素都能有不錯的成像,但看起來結果並沒有給我驚喜。+1.4X+2X拍鳥要漂亮,"近"是硬道理,上面的黑翅鳶小朋友,加了2X鏡後,盡量的靠近他來拍,加上光線不錯,雖不能數毛,加點後製的修飾,還是能有不錯的質感。我好像都在說這支鏡頭不怎麼樣,其實沒有,這鏡頭的表現,絕對對的起他的價位,我只是很貪心的希望他能創造神話。這支鏡頭用來做生態錄影應該很棒,雖然我沒有嘗試這麼做過,Sony的錄影性能應該毋庸置疑,這鏡頭算輕便,加上可以變焦,再加上他的變焦行程只有90度,在錄影過程中變焦,可以減少晃動。再來期待9月的A7R4上市,他的APSC模式就有2600萬像素,很想試試A7R4跟這鏡頭能夠擦出什麼火花。
MoonCake wrote:加了增倍鏡的反差都會降低...(恕刪) 加了它的專用加倍鏡之後,我是感到會較白晳,尤其在白色羽毛上很容易過曝,這現像我不認為是「反差降低」。而不知有沒有試過,把相機的...「曝光標準調整」重新校正看看,這我在各種測光上,「多重」降了0.7EV(-4/6)、「中心」降了0.3EV(-2/6)、「定點」降了0.3EV(-2/6)、「全螢幕」降了0.7EV(-4/6)、「醒目」加了0.7EV(+4/6)。然後「重點測光點」,都用「對焦點連結」,逆光都選用「醒目」測光而都定EV0,ISO用Auto100-3200(有時會用到12800)等。A7RM3 + SEL20TC + SEL400F28GM,參考看看原生與LR自動色調之後:0.RAW+JPG原生42MP之Jpeg(點按彈出的才是原上傳42MP圖;約15米使用靜音快門攝得,在上述調整後醒目測光,EV 0、F5.6、1/1600s、ISO auto @ 640。)1.RAW+JPG之原生Jpeg裁放成6000X 40002.RAW+JPG之RAW在LR自動色調之後,而同樣裁放成6000 X 4000(以65%品質輸出)(以上,要點按彈出的才是原上傳圖片。)
繼續來添磚蓋樓囉小鎮特寫│Daily│FE 200-600G OSS by Nick Ning Huang, 於 Flickr#等一輛火車小鎮特寫│Daily│FE 200-600G OSS by Nick Ning Huang, 於 Flickr#向晚的街小鎮特寫│Daily│FE 200-600G OSS by Nick Ning Huang, 於 Flickr#巡田的阿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