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ash wrote:內變焦是個好設計這...(恕刪) 確實,內變焦通常是以體積作為代價交換。這種常拿到郊外操作的鏡頭,難免會在望遠端的型態時碰撞,加上外變焦前鏡組重心對鏡筒軌道滑塊受力較大,較容易產生不必要的磨耗,長期下來可能使前鏡桶鬆動,進而影響光軸。因此以操作性及耐用性層面來看,也是樂見內變焦設計!
ITC wrote:確實,內變焦通常是以...(恕刪) 以這支的定位來說600mm也只有32cm的長度過去廉價的Nikon 256在500mm的長度達到34.6cm快四年前的Cost down老設計其實也還是看得出差別的雖然說現在跌價到32000以內就可以買到鏡頭了XDD但確實有些優勢是256不可能達到的說不定這顆200-600G在500mm也是F5.6,那也算是不輸人了另外以這種超長焦的設計其實內變焦在你長期使用變焦後也會或多或少影響光軸但我認為與其煩惱外變焦內變焦造成的『光軸移位』到不如煩惱在外使用的碰撞可能性...30cm多的長度在身前...說真的不是開玩笑的尤其在台灣的拍鳥環境...我很確定若不小心就是意外重重~~~不小心點連給你用久的機會都沒有,就先碰撞了
另外200-600G還有一些小好處就是他有背帶環設計這個設計我認為相當好較重的鏡頭若是長期手持配上這麼長的長度只能用抱的我個人對於這種會使用Peak Design的Anchor link串聯於相機包,形成隨走隨拍的自走砲並且由於靠鏡頭背帶環掛於相機包上,我平時完全無需去扶著鏡頭,雙手可以空下來做我想做的事若是向256沒有此設計,就只能免強用底座轉個Anchor mount上去,再進行轉接...雖然可以但也不是特別方便...除此之外,我相信Sony應該有維持他的鏡頭腳架位置的提示音,這個對於我這種希望他轉腳架環後可以歸回正確定位的人來說感到相當好...底板採用快拆型的我是覺得還行,雖然說此種設計有人嫌棄說會沒轉緊向上提時對按壓鈕施壓導致脫落,不過只要維持底座向鏡尾向後滑入固定的設計應該不是大問題還有若是底座是兩孔以上的設計,我認為是相當善意...至於原因是因為有些人上腳架長板若沒有連同機身鎖緊,長板只鎖底板單孔與雙孔差異就出現了
土香 wrote:從聽說有這鏡頭的開...(恕刪) 從Dpreview的Youtube視頻來看,200-600的畫質相當不錯對於想要這種焦段的用戶,手上又有可以低雜訊的SONY A7III/A9/A7r III用戶而言,這應該是運動攝影的一大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