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man wrote:
我是指可以使用後製在調回120慢動作嗎...(恕刪)
用後製要變慢動作或快動作,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問題,現成的工具如用Adobe的Premiere去編輯,在時間軸的某一時段點標記一下、丟一個「快慢動作場景」進去就成了。
但一般錄下的影片,若原生每格的擷取(Capture)沒有完全(很高)的凝結度(動作大於快門就會糢糊),會看不到美好的細節,這指是否真能可清楚的過程。
所以才會有所謂的「高速錄影」設備,這Sony消費品RX10系列二代以後的相機都有,基本條件都有1/30000S(3萬分秒)快門才可達960FPS、但目前錄像品質還不是很好(A9是它的徒弟但沒給高速錄影、反過來說RX10M2是白老鼠
),保儲Sony是靠影像堆疊記憶先作緩存。再重述,就是不管快或慢的動作,都要有先天的足夠高快門來先擷取,再生時再視所需,以多少的場景更新速率來播放,就如上指的30、60、120P(這是每一場景每秒掃描多少次),跟每秒擷取多少張數不同,而每張要擷取的同時,還關鍵到可用快門的高低,才能有效凍結每一畫格,以呈現連續下的清楚過程。
二年前已分享過的...
虎虎生風
最尾後情……

咳,Home run……

細看再見三振的漂亮演出(打擊落空)
榨醬草花的躍動如活靈
細看投球動作比一比
1.
2.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