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凝夜 wrote:
回一下第3点
4...(恕刪)
Sony a7 III dynamic range and high ISO improve over its predecessor
ISO看起來是跟A7RIII差不多,A7III看起來好一些,大概差一檔?
動態範圍ISO 100-640,A7RIII小贏A7III,ISO 640-25600,A7III則是贏A7RIII
但25600則是A7RIII動態範圍比較好,但應該是用不太到。
冰凝夜 wrote:
比較直觀的話就是看照片解析度,A7R3是7952x5304,A73則是6000x4000,13吋的Retina則是2560x1600,以圖片表示這三種解析度的話大約是下面這樣
可以看到Retina的解析度與A73比都還相差甚遠,完全不放大的話要辨認A73及A7R3應該是很有困難的...題外話,如果是一張畫質毫無破綻的照片,不放大的話理論上只需要409萬畫素就能完全餵飽13吋Retina笑
...(恕刪)
這說法過於天真了。
你放的圖只是感光元件的解析度,但實際成像的門檻最終是卡在鏡頭解像力。
事實上,目前市面上的鏡頭能夠把a7r3感光元件餵飽的可能一支手都數得出來。
所以Dxo才會創出了perceptual megapixel這個參數作為鏡頭搭機身時的可見解析度(或可說是真實解析度)。
舉兩個Dxo有測的例子(圖來自https://www.dxomark.com/)
1. a7RII + 頂級變焦FE 24-70mm F2.8 GM 能達到的可見解析度是2800萬畫素,遠低於感光元件的4200萬畫素。

2. a7RII + 頂級定焦Batis 85mm F1.8 能達到的可見解析度3500萬畫素一樣不及感光元件。

以上可看出,單用感光元件畫素去跟retina display比較是完全不切實際的。
(上圖中的分數還是各焦段的最佳可見解析度之平均,並非是在最大光圈。所以大光圈跟特定焦距上的可見解析度會再低於最終呈現的sharpness分數)
但話又說回來,扣除掉拍攝者自high/評測鏡頭/商攝的時候會100%放大去看,絕大多數人欣賞照片都是全螢幕顯示未放大。
以目前主流看照片的顯示媒介(手機、5k以下的電腦螢幕、洗的照片小於8x10等),確實2400萬畫素的機身對業餘用戶早就足夠了(大幅裁切需求除外)。
內文搜尋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