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igma 將發表9顆 FE 鏡!!

變焦想小請找M43
定焦想小請找Leica M
比起Bigma產品線
最近賣翻的VM40/1.2還比較貼近當初我買無反的初衷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變焦想小請找M43定...(恕刪)


8-18/2.8-4
50-200/2.8-4

可惜
m43專業一點的機身賣A7III價...
然後更大一台
byrianshih wrote:
m43專業一點的機身賣A7III價...

照這樣說,FF專業一點的機身都可以賣645D這個價錢了,是這樣嗎?
主要是現在很多M43都把重心偏錄影了,拍照的話全畫幅畫質還是好,但4K錄影的話M43反而有很多全幅機沒有的優點

Forever宇 wrote:
主要是現在很多M43...(恕刪)

很多的意思是像GH系列那種嗎?那也只有這個系列有把重心放在錄影上而已
M4/3難道並沒有真的在拍照下功夫嗎?可不盡然吧?
FF與M4/3的差距,就只有景深(?)、動態範圍與寬容度還有高ISO而已
如果還有其他明顯的差距也請告訴我,感恩!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很多的意思是像GH...(恕刪)


松下GH5和5S是很多專業團隊在使用的錄影機種,但松下、Olympus和Fuji也慢慢的在m43的產品線中加入了4K高bitrate等對於錄影很重要的功能(而且m43機種的IBIS普遍比全畫幅或是S35機種好,至於原因我不太清楚)。

靜態照片的話,動態範圍(寬容度)和高ISO可用度其實就對畫質非常重要了(個人認為比像素多少還重要的多),同樣的傳感器技術,m43因為片幅小,單位像素能吸收的光線量也比較少,註定了在高ISO上是比不過全畫幅機種的。除非像GH5s這樣減少像素量增加單位像素面積+雙電路ISO系統,可以補足高iso的表現,但這兩項普遍都運用在錄影機種上。因此FF在拍照上還是比m43有優勢的。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很多的意思是像GH系...(恕刪)


小片幅錄影的優點在於rolling shutter的影響比較小.
而且五軸防震位移量可以比較大,在同體積的機器下會有效果的多.
至於m4/3拍照出片,再怎麼開發也就那樣了吧,實在是不太行.

byrianshih wrote:
8-18/2.8-450...(恕刪)

大小是必要之惡,你要握感提升、更好的散熱、更好的防手震,體積就不可能無止盡縮小...

不只是PANASONIC另外FUJIFILM也是...

窮苦人 wrote:
大小是必要之惡,你要握感提升、更好的散熱、更好的防手震,體積就不可能無止盡縮小...
不只是PANASONIC另外FUJIFILM也是...


同意,這也是為何 GH-5、G9,或是 X-H1 等機種的體積都不小,
甚至還超越 SONY A7 系列的原因。

片幅小,機身要做小相對容易,但機身太小握持感就會有所縮減,
偏偏可換鏡頭的相機必須顧及使用較大鏡頭的平衡感,
所以專業機一般不太會以體積作為優先考量。

像 Olympus 或 Fujifilm 般,
讓使用者自己附加額外握把的方式算是不錯的折衷,
不過偶爾也覺得自己買了相機,還要去買附加把手的舉動有點蠢就是了,
會覺得既然要上大握把,為何不一開始就買握把較深的機種XD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很多的意思是像GH...(恕刪)


這位仁兄,相機拍照除了比對焦系統外,其他當然就是比"動態範圍與寬容度還有高ISO"這些影響畫質最重要的因素,否則要比甚麼?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