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轉貼]Sony a7R III畫質超高!超強像素移位Pixel Shift,模擬三原色感光元件!

這功能只要SONY電子快門更成熟,緩衝區更大的話

如果能在0.25秒甚至更短的時間內拍完四張,或是降低畫素(如僅使用部分中央成像區域)。絕對能突破靜物攝影限制。

在那邊說人家模擬的根本外行到不行

SONY達成這步就是下一個相機世代的核心科技,看不懂演進才會覺得SONY很外星科技...
阿凱 wrote:
白話的說
就是用電子技術模擬出X3的效果

這不是模擬,每個感光像素都完整吃到RGB訊號。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從物理來說,這並不是模擬,而是以最根本的方式去解決RGBG產生的偽色問題…跟X3一樣,每個Pixel都有真實的RGB色彩資訊,只是兩者各有優缺點倒是真的
另外樓上提到電子快門,我倒覺得這跟電子快門無關…重點是CMOS移動的速度與精度
featheringer wrote:
重點是CMOS移動的速度與精度...(恕刪)




還沒有看到詳細技術資料,不知道Sony Sensor工程部門是怎麼搞的。但從結構與理論上推估,也有"只移動Bayer濾鏡層就可以"這種可能性,不必"Sensor整組移動"。換句話說,就是"給每單粒CMOS短時間內換三次有色眼鏡"的意思,這樣移動物件質量可以很輕微,用電磁+方形卡榫即可精準校正位移量。--- 只是技術可能性的猜測,純聊天。

----------------------
每次得移動多少呢?可以推估一下:

FF Sensor 長度36mm,A7r3相片寬度約8000像素

36mm / 8000 = 0.0045mm --- 大約就是這個距離(必須很精準,不然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既然大家都那麼堅持這個技術不是模擬
那就不是吧
不過它是在機身外完成的
所以算是「後製」應該沒問題吧

不過我覺得以這個技術需要靠感光元件位移來達成這點來說
就算繼續進化
應該也還是無法拍會動的物體吧?
以一秒10連拍的r3來說
即使那麼快
會動的物體都依然有明顯的位移
再怎麼縮短還是無法真正定格啊
除非有可以一次用四個鏡頭拍四張之類的科技吧?
SKAP wrote:
錯了不是電子技術模...(恕刪)


這張圖好可惜是用quattro而不是用merrill來比
對很多老用戶來說
quattro不能算是真x3啊




從這張圖就可以發現
q比m捨棄了超多細節
不過是我的眼睛問題嗎?
為什麼我覺得a7r3拍的還是有偽色?




應該都用dp系列來比才對
再貼一張
不過一樣q捨棄了超多細節
甚至連a7R2的細節都比不上了

阿凱 wrote:
既然大家都那麼堅持這個技術不是模擬
那就不是吧


因為這個技術就是用來解決bayer sensor缺乏色彩資訊用補差的方式去"猜測"或叫做"模擬"出來的,所以相對來說就不會用這個詞。


阿凱 wrote:
不過它是在機身外完成的
所以算是「後製」應該沒問題吧


理論上機身內就能辦到了,蠻好奇這台為什麼沒做進去? 感覺像是還沒完成的產品就上市了...

carl3104 wrote:
因為這個技術就是用...(恕刪)


應該要做進機身比較好
合成好馬上刪掉
可以省下很多空間
不然現在要先多用四倍的空間來儲存用來合成的影像
好殺記憶卡
MUS wrote:
...(恕刪)

這麼喜歡在他人文章裡雞蛋裡挑骨頭反駁?
靜態商攝就靜態商攝,你還要把呈現的平台拿進來討論,顯得自己才是正論?
你要不要把每一種商攝,每一種媒體平台都拿出來仔細討論一遍~
阿凱 wrote:

q比m捨棄了超多細節...(恕刪)

為何我看起來是Q比M細節多?
(如帽子,衣服的線條清晰度,這還是100%預覽下的表現,更不用說Q縮圖到跟M相同解析度後的細節銳利度...)
q比m捨棄了超多細節是怎麼看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