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尋常日子,魅力片刻:Zeiss Batis 18mm F2.8

1635/za 也有蔡司的招牌
經濟實惠啊
不過B18的光圈大一級 銳利看起來也比較不錯 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看起來1635z的星芒表現更強烈一點
不過以這個公司貨價錢來說,還不如ˋ直上1635GM
補充一下,鏡頭lcd透過設定,不管手動或自動對焦都可以看到景深及對焦距離
cybercat wrote:
Batis 18mm...(恕刪)

請問是否有比較過Samyang 14mm的差異呢?
最近在這兩顆上有選擇困難,不僅是價格近兩倍
還有焦段上14mm vs 18mm 這4mm的差別就近有多大沒有實際使用很難決定
不過樓主題到的抗耀光好、發色漂亮,還有星茫表現,大大的讓我頗為心動
希望能有人分享兩顆的表現和差異

補充一下目前的裝備
機身A7II 鏡頭是24-70GM
因為常露營拍照,有感於24的廣角端不夠,而且下週要前往台東看熱氣球
覺得現場應該要用廣角才能表現出氣勢,才想來和大家請益
先前也有向友人借過Samyang14mm試拍過
14mm真的非常廣,已焦段來說真的沒話說
回頭看Batis 18mm就會覺得,差這4mm不知道會不會不夠廣呢?
OS..Batis為什麼不直接做14mm或是光圈大於2.8啦,這樣我就不會苦惱抉擇了
macpon wrote:
先前也有向友人借過Samyang14mm試拍過
14mm真的非常廣,已焦段來說真的沒話說
回頭看Batis 18mm就會覺得,差這4mm不知道會不會不夠廣呢?...(恕刪)


我當初這些鏡頭都考慮過,最後選Sigma 14-24,我的理由你參考一下
1. 永遠會有說14比18廣的時候,也會有12比14廣的時候,這是廢話
2. 實際使用上,14-18區間很少有機會使用,也很少用來拍出喜歡的畫面(只為了吃景物吧)
3. 真的用14拍的時候,你也不太會去注意畫面邊角,除非有變形發生
4. Samyang 14mm邊角畫質不怎樣,是我不選的原因。但實際上,邊角畫質的確沒有想像中重要(除非你構圖失敗)
5. 最後選Sigma 14-24的原因是焦段、畫質與價格,但犧牲的就是重量...我清楚只拿14mm出門大概很難辦什麼事情,每次出門都準備2隻鏡頭也很累,出門要一直換鏡頭更累(身邊的人也累)。但背鏡頭出國旅遊,只能當成練身體了(但也只帶2隻)
最後也挑了這顆好鏡

分享一下當初抉擇的理由

由於拍攝高反差有安裝濾鏡需求 所以FE12-24, sigma 12-24, canon 12-24 都忽略掉

samyang 14mm 雖然比較廣, 但畫質衰退明顯, 也忽略掉

不習慣手動鏡... Loxia系列, 老蛙忽略

最後拚搏就是16-35 ZA, 16-35GM 和這顆Batis 18

考量到本身已經有24-70GM, 而且也不想再有第二顆沉重的鏡頭

選擇放棄那2mm的視野, 買了batis 18mm

使用的時間還不夠長無法提供多專業深入的心得

除了對焦環材質真的很黏塵...其他部分都很滿意


話說如果沒有安裝濾鏡需求的話

FE12-24 真是黑科技... 重量硬是只有競爭對手的一半

要不是燈泡頭這天缺 真的很心動阿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