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有關微距鏡頭的光圈問題

先感謝各位前輩的回答
但看來回文有分歧
我先補充一下
用canon的百微時,都是用M模式
光圈、快門、ISO、色溫全部都是固定的
所以我在拍小物的時候才不用一直調整離閃的閃燈出力
然後有突發狀況臨時要拍人
也才不會因為光圈變動而影響亮度
(閃燈也全部M模式)

後來跳到N家,改用sigma的105
才發現會有縮光圈的問題
對我來說有蠻大影響
因為構圖會一直變
出力也會一直改
反而消耗掉相當多時間

最近有入手S的相機
想說要轉接百微還是買S的90微
然後想到這問題才來先請教各位
請看這樓
微距鏡1:1時會縮光圈的疑問!?

微距鏡為何光圈值隨對焦距離變化?
其中10樓aloke大解釋得很清楚

首先要先知道,光線有所謂的 "平方反比定律",也就是光線走越遠,

就會變得越弱,而一般拍照的時候,

因為 物距 >>>>> 像距

所以光線到鏡頭的距離,大約等於光線到 CCD 的距離。

我們不會去計算 光線 "進到鏡頭後,到 CCD 還有一段距離" 這邊的光線衰減 ~



但 1:1 微距的時候,

物距 = 像距

這時候,光線到達鏡頭後,要到達 CCD 還要再多走一倍的距離。也就是說,

CCD 接收到的光強度,其實只有鏡頭接收到的 1/4 ( 2 的平方 ) 強,正好

就是兩級光圈。所以如果你的微距鏡是 F2.8 的,在 1:1 微距時,應該會是

F5.6 ( F2.8 -> F4 -> F5.6,兩級 ),事實上不是光圈變小了,而是你的

相機很聰明的替你補正了光線通過鏡頭後到 CCD 的這一段衰減 ~~


(這個在大型相機裡叫做 bellow extension,因為大型相機的成像可以很大,

動不動就可以拍到 1:1 ... 所以常常都要算這個 XD )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但 1:1 微距的時候,
物距 = 像距
這時候,光線到達鏡頭後,要到達 CCD 還要再多走一倍的距離。

認真的嗎?
平方反比定律可不是這樣用的.

平方反比定律是在說照度隨面積增大而衰減,但總強度還是相等的.
如果照度要衰減成 1/4,等於說成像面積必須增大 4 倍,這樣才能維持總強度相等.
tyf000 wrote:

認真的嗎?
平方反...(恕刪)



反過來想也可以啊,要四倍面積才收的到一樣的總強度,那就是密度變1/4,又因為CMOS不會變大塊,所以曝光要加2EV(收到的光只有四分之一)
土豆黃 wrote:
反過來想也可以啊,要...(恕刪)
成像面積四倍=焦段兩倍了
據我所知N家光圈在機身上的顯示會依據實際進光量而有減少,尤其是上微距上更明顯,而C家顯示的就是單純鏡頭的光圈大小
先感謝12樓的前輩詳細說明
這文章我看過
我大概也知道進光亮的衰減問題
不過我發問的主要是想了解
"鏡頭會不會因此強制縮光圈"
而並不是探討進光量的問題
(非批評,很感謝前輩指教,只是單純提出需求問題)

Canon的L鏡不管是不是有補正
但最少他在機身上的顯示設定是固定
不會強制縮我光圈
這樣我才不會在拍照的時候要一直因為距離而改設定
所以我只是單純的想知道S家的90微會不會有這狀況而已

至於進光量等衰減問題
在拍攝現場我會自己用離閃出力補正
akaluv wrote:
據我所知N家光圈在...(恕刪)

是的
而Nikon這樣設計成光圈"值"會變動的原因是考慮到(許多老用戶)手控閃燈需要計算補償微距失光後所需的GN值
現代大家都是TTL閃燈自然就不知道為何要這樣設計.

微距時光圈開孔並無變化,光圈大小也沒有改變,而各廠家選擇光圈值會不會變動各有他們的考量
(1)光圈值會變動的
方便用戶手動計算當下閃燈所需的正確出力.

(2)光圈值不會變動的
方便用戶手動計算當下拍攝時的景深.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所以回歸到我一開樓的問題
sony的90微會變動嗎???
還請前輩們有90微的回答我一下
感恩

ATMZ wrote:
先感謝各位前輩的回...(恕刪)


並不是您用M模式,就是代表各系統M模式都會一致。

如果連光圈都不是顯示實際進光,那麼只要系統內有自動補償系統,例如只要辨識這是CANON微距鏡頭,他就會自動回饋。

就算你用M模式,如何去辨識他確實出力或其他參數。


這個也和SONY90微無關,這個是物理光學,除非是特殊鏡頭,他會光圈補償,但是這個會影響。其他距離像差,這個NIKON就有這樣微距鏡頭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